一个年轻貌美的寡妇,在一个满是直男的世界,接下来的剧情会怎样发展呢?
这样的开头,但凡发散一下思维,就够各位老司机加足马力开车了。但如果把故事的背景稍加修改,便会成就一部极其有力量的黑色讽刺作品。这部电影,就是正在上映的《荒城纪》。2018还没过完一半,这部电影已经锁定了我的年度十佳。
和今年的国产爆款比起来,《荒城纪》从开头就让我们产生了明显的距离感:遥远的民国,遥远的西北高原,破旧的服装造型,陌生的西北方言,这一切似乎与你当下的生活相去甚远。但当你走入这个故事,似乎又能从中看懂超越时代和地域的共性。看完全片忍不住感慨,比起荒城里那些人,我们也许只是不会火烧寡妇罢了。
《荒城纪》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在民国政府新生活运动的号召下,村民错把“礼义廉耻堂”,听成了“李忆莲祠堂”,并因为建祠堂引发了一系列乌龙事件。在看似荒诞诙谐的剧情下,是导演对当时社会辛辣的讽刺,以及对人性用力的击打。
徐啸力尽管是一位新人导演,但他早在1995年就已经接触大银幕,在很多人的“童年阴影”《红樱桃》里,他曾扮演和楚楚一起被送去莫斯科的罗小蛮。有了参演《红樱桃》的经历,处女作就敢于挑战《荒城纪》这种题材,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作为一部大银幕作品,《荒城纪》娱乐性在哪里?
和很多人一样,刚看到故事梗概和剧照的时候,我对影片的预期并不高,总觉得这种影片有种浓重的央六既视感。但在相似的外表下,《荒城纪》却有着不一样的内核。这座黄土高原上的荒城,像极了《驴得水》里的三民小学。简单的人物关系,折射的却是整个时代的黑洞。结尾的反转更是戳中人心,《荒城纪》里,林硭那一声枪响,似乎是《驴得水》里赵一曼房间那一声枪响的回音。
作为2016年豆瓣华语院线片口碑榜第一名的《驴得水》,让观众认可的不仅仅是那一个接一个段子和那首脍炙人口的《我要你》,故事对现实的控诉,才是拔高整部影片的“关键分”。《荒城纪》也是如此,你看那些西北方言制造出一环又一环的乌龙事件引人发笑,却不知在这些愚昧、无知的表象下,是一座谁都走不出去的困境。
比起很多电影里只是把方言作为一个符号,《荒城纪》里的方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个重要的剧情转折均由方言引起。把“礼义廉耻堂”错听成“李忆莲祠堂”、把“蒋中正”听成“讲忠贞”。正是两句口误,才引发后面越来越大的误会。剧情设计的巧妙,能感觉到导演应该是个骂人的高手。前半段编一个笑话,当你笑着笑着,就进了剧情编好的套路里,继而是一阵沉思。
除了方言,电影里一个寡妇在异乡小城的种种经历,也是当今许多“直男癌”的真实写照。他们觊觎李忆莲的姿色,却又对她恶语相向;他们坚持着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却不肯放低姿态接受正确的观念,最后当错误降临到自己头上,还要执拗着为了自己的面子继续坚持。看完《北京女子图鉴》以后,我不小心点开了下面的评论,对于陈可的辱骂,不正是族长、保长们在几十年前干的事吗?
比起《驴得水》,《荒城纪》有更大的野心
如果说喜剧的内核是讽刺,那么《荒城纪》在黑色幽默的外衣下,做到了更高级的讽刺。比起《驴得水》对现实的控诉,导演把枪口对准了传统宗法和现实人性。
新生活运动却要讲传统的“礼义廉耻”,正是官方对外来文化的扭曲,这是第一层。当礼义廉耻的观念传入荒城,新生活运动就彻底成了宣扬贞洁道德,这是第二层。如果从电影中每个角色的行为去理解,他们每个人的做法,恰恰符合了“礼义廉耻”的要求。
族长为了本姓族人的利益,把矛头对向外族人李忆莲和外嫁的李满珍,是符合宗法礼仪的;林硭一家坚守自己的土地,以及父亲当年的承诺,这是义;私藏救济粮的保长,囤积粮食只为了不让村民早早饿死,这是廉;村民们一致认为外来的寡妇李忆莲应该被处死,这是因为他们道德观念里的“耻”。即使不建祠堂,荒城上的村民们也是世世代代坚守着“礼义廉耻”。既然每个人都有其动机,那么电影里究竟是谁错了?我想,应该是时代吧。
一座走不出去的荒城,遇到了走进来的文化,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里,小人物们第一次发现,自己所坚守的观念如此不堪一击。如果《驴得水》让我们感受到讽刺的力量,这部电影则揭示了小人物反抗的徒劳。斯琴高娃饰演的李满珍从影片前半段进京“告御状”,我本以为她会在结尾处祭上大招,却发现他的生命就此销声匿迹,这样的结局尽管沉闷,却更让人唏嘘,控诉也更有力量。
看《荒城纪》需要一些勇气,因为当你看完以后,心中似乎压了一口气无法释怀。但在看完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电影抛出来的很多问题都会让你反复思考。我想,这应该是电影带给我们最大的意义吧。可惜这样一部优秀的国产佳作,在院线的排片总是不乐观,如果你喜欢这样的类型,快去电影院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