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决定出发之后就不曾放弃,
无论是遇到关乎生命的凶险,
还是至高无上的功名和待遇。
你坚持最久的一件事是什么?
什么是圣人?
圣人是儒家的说法,是儒家的最高境界。
圣人要干什么?救人救世。
为什么要救人救世?因为这个世界礼乐崩坏。
礼就是礼仪,也就是道德与行事的标准。
乐就是音乐,音乐是人们容易接受的东西,
所以乐跟礼一起的时候,乐其实就是教育。
而周朝发展至春秋时,
周天子已仅仅名义上是天下的主人,
而实际上则是各地诸侯各自为政,
所以自然是礼乐崩坏了。
也因此,孔子奔走各国,
就是要传播周礼,改变局面。
孔子很辛苦。
他不像同时期的释迦摩尼和犹太先知没有挑战者。
孔子之后的诸子,
哪怕同是儒家也不是完全认同他的说法。
而他之所以周游各国,
不是仅仅为了让自己的理念学说更多人知道和接受,
反而是因为很多君主不接受。
所以孔子有天命说。
天命说又是被现在很多人误会很深的学说。
包括李嘉诚也曾把天命解释成人天生的命运。
其实天命说的是使命。
是因为有人问孔子,你这样辛苦传播你的理念,
如果最后你死了都没人接受,又有什么用?
孔子说,我做的事情我认为是正确的,
所以我必须坚持做下去,这是我的使命,
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功,那就看天命了。
所以天命说的是一个人选择一件事去做,
不是考虑能不能做成,而是认为这个事情我应该做,
至于成不成就是老天决定了,这个我管不了。
而在孔子之后的一千多年,
有另外一个人,跟他的信仰不同,
但却跟他做了一样的事情,
甚至比他做得更加艰辛。
这个人就是玄奘。
玄奘俗名陈祎,祖上曾经显赫一时,
但至其父亲,已经只是一名普通的县令,
玄奘五岁,母亲去世,十岁,父亲去世。
于是他跟着已经出家的哥哥生活在洛阳净土寺。
十一岁时,凭借一句“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玄奘得以天才少年的姿态出家为僧。
而“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则贯穿了他的一生,
也成为了他的使命:
从长远看能够完整地继承释迦牟尼佛他的教法,
能够让一切众生都超出轮回。
就近的来说,我希望能够将佛教发扬光大、广度众生。
继承需要学习,
而发扬需要传播。
如果我们不去谈佛学的核心价值观,
仅仅是看成一门学术,或者一门知识。
那么在玄奘身上与孔子的不同在于,
孔子已经构筑了自己的学说,
而玄奘首先要做的是找到佛学这门知识的内核。
所以他在国内求学一轮后仍有存在疑惑的情况下,
他决定去佛学的发源地寻找答案。
然而从现在的西安到印度,
在那交通只有人脚和马脚的时代,
这段路程的艰辛和凶险可想而知。
玄奘西行开始于贞观元年八月,
一开始他集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僧人,
但由于当时唐朝政府是严禁国民出境的。
那些人后来都打了退堂鼓,
只剩玄奘一个人不愿放弃。
于是他一边学习梵文,一边准备行李,
甚至还学习了一些野外求生的技能。
终于自己一个人踏上了求学的道路。
其实人很多时候很难迈出第一步,
比如那些退却的僧人。
因为他们压根没想过“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而仅仅可能是
“这个想法不错,去一趟回来我也是得道高僧了。”
所以一旦出现说做这事可能会没命的,
这些人就放弃了。
没有使命感,
命是底线,不能丢。
而有追求的人会很容易迈出第一步,
不仅迈出第一步,甚至还能克服一些困难走上好几步。
但是,如果持续不断地遭受恶劣环境
和不可预知的生命危险,
甚至刚刚以为躲过一劫,谁知还有更大的苦难跟在后面。
能够坚持继续的人,其实就已经很少了。
玄奘在出发的第一阶段需要躲避官府的追捕,
之后还要面对荒漠雪域恶劣、飞禽猛兽袭击、
歹人强盗的谋害。
而威胁生命的危险是可以预见的,
但足以打动人心的诱惑,
又会有多少人能视之如无物地坚持走下去?
玄奘没有遇上女儿国王,
也没有遇上贪恋他肉体的妖精,
而是崇拜他学识,企图留住他协助治理国家的国王。
比如高昌国国王麴文泰。
他在知道玄奘要经过他的国家就开始计算来到的日期,
接到玄奘之后他高规格地接待了这位东土来的高僧。
之后,他开始说服玄奘留下作为高昌国的法师,
眼看说服不成,他甚至威胁说如果玄奘不答应,
他便将玄奘送回大唐。
而玄奘在无法说服麴文泰放他西行之后,
只好以绝食抵抗。
最终惊慌失措的国王,
只好为玄奘准备好马匹、随从和物资,
还写了写了二十四封国书,让玄奘沿途给西域各国,
以保玄奘顺利西行。
不知道玄奘是否怀疑过自己的坚持,
其实到不了理想的彼岸。
只知道玄奘的西行并非只是赶路,
在一些地方他也会稍作停留地学习、交流和讲经说法。
但他从未有过一丝放弃继续西行的举动。
经过一路艰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那烂陀,
见到了那烂陀寺最为人尊敬的就是戒贤法师。
在头顶着戒贤法师的脚施礼,遵行弟子礼节完毕后。
玄奘从此成为了戒贤法师的弟子。
百岁高龄的戒贤法师用了十五个月,
专门为玄奘开讲《瑜伽师地论》。
这次讲经不仅在那烂陀,
而且成为全印度轰动一时的大事。
玄奘除了听论之外,还兼学印度梵书和婆罗门书。
对于佛教通用语梵文,更是字斟句酌。
五年后,那烂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玄奘决定继续游学。
如果看《西游记》,其实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其实准确的说是经书的搬运工。
而现实中的玄奘并不是去拉一车经书就回来了。
其关键在于“学”。
这是他使命的前面部分。
公元639年,玄奘做了一个梦。
玄奘梦到那烂陀寺院房屋荒芜污秽,还拴着水牛,
庙里没有一个僧侣。寺外火光冲天,村庄瞬间成为灰烬,
那烂陀一片荒芜。文殊菩萨在梦中告诉他该回去了。
这个地方十年之后将会陷入大动乱。
于是在离开长安十五年后,
玄奘决定回去了。
知道玄奘的想法后,很多寺里的大德都来劝说,
他们认为玄奘不远万里千辛万苦来到这里,
这里是佛教的圣地,是佛陀降生之地,
应该留在这里才不枉来这一趟。
况且中国对三宝并不知道要恭敬,
所以三世诸佛都不选择在那里降生,
可见中国是无福之地,所以何必回去?
但玄奘认为,既然修得正统佛法,
便应该好好弘扬,才算报答佛陀的恩德。
怎么可以只顾自己觉悟?
何况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
人们崇奉大乘佛法,
多的是发心想亲证佛果的人,
我有责任回去向他们讲解真正的佛法。
然而玄奘的回程并不顺利,
他被当时印度最强大的两名国王拉进了一场论战。
但由于玄奘的佛学造诣已然大成,
甚至超越了他的老师戒贤法师,
在印度已经无人能找出其错漏,
所以这次论战反而让他赢得了两个称号:
“大乘天”和“解脱天”。
尽管获得如此高的尊称,
两名强大的国王也一再挽留。
但是,公元645年初,贞观十九年,
玄奘经过又一次的艰辛的长途跋涉,
终于回到了都城长安。
这年玄奘44岁。
回到长安后,玄奘余生的时间只做了三件事:
译经、写书、讲法。
玄奘先后翻译佛经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其中包括《菩萨藏经》、《佛地经》、《六门陀罗尼经》、《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瑜伽师地论》,以及规模最大的《大般若经》等。
另外口述并由徒弟手录了十二卷本的《大唐西域记》,
全书记述高昌以西,
玄奘所经历的110个和传闻所知的28个以上的城邦、
地区、国家的情况,内容包括这些地方的幅员大小、
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
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等。
公元664年3月8日,夜半,弟子大乘光等人问玄奘:
“和尚决定得生弥勒内院不?”
玄奘回答:“得生。”
言毕,玄奘气息渐微,安然逝世。
玄奘也至此完成了他使命的后半部分。
从古到今,有着无数的人为了知识、理想和
造福或解救他人而坚持奋斗至死。
而玄奘是这些人中的极限。
尊为圣人,也应该是圣人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