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教育的困惑》,因为不想暴露孩子的隐私,所以没有发出来。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关注我的这篇文章,那么今天,我就想写写,这个带电子烟进教室的孩子现在怎样了?我是如何去解决这件事的。
先再一次说说这个孩子的特点。他的优点是:很聪明,有上进心,尤其是只要他能做好的事情,每次都会兴奋的向我汇报,很在意我的表扬和看法。
他的缺点是:缺少规矩,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喜欢结交杂七杂八的人,喜欢尝试各种刺激,会尝试犯各种错误,心思特别不专一,而且也具备一定的号召力,会吸引很多不专心学习的孩子,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小帮派。
他的家庭情况是:经济条件优越,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父亲严厉粗暴,母亲娇惯纵容唠叨,父母常常因为孩子教育问题争吵不休。
显然这个孩子的问题根源来自于家庭教育,父母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则,孩子游离在父亲的严厉和母亲的包容中,也不知所措,没有行为准则。
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如果在学习、生活、交往,兴趣爱好等方面随心所欲,没有规则和底线,是件可怕的事,我认为他需要构建起做人做事的准则。
我的决定是让这个在青春期一直自以为是的飘着,狂舞着的孩子“戴上脚镣”跳一曲青春之舞”。
我相信,一个戴着脚镣,在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下能够跳好青春之舞的孩子,在有一天,解开脚镣,一定能把人生之舞,舞得特别精彩。
我先是找来他的父母,用了很长的时间和父母聊,询问了他们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各自的处理方式和态度。以此来评判父母的标准和我内心的标准的差距在哪里。
我丝毫不怀疑父母对孩子成人成才的急切渴望。但是,我发现,父亲遇事以暴力为主,母亲遇事以护为主。我也发现,父母无法精准的抓住问题的要点和核心,不知道以哪里为切入点教育孩子,同时,父母还会守着我互相指责。
我大体明白这个孩子问题不断的原因是什么了。
我先是和父亲谈,让他理性,不能简单粗暴。我再和母亲谈,让她建立规矩,有底线和原则,让她明白怎么才算真正爱孩子。我再和他俩一起谈,尽量让他们的想法和我的想法达成一致。
这次谈话得到了孩子父母的认同和支持。接下来,在我们达成一致意见后,我建议父母和我演一出戏。
他的父亲希望能够让他回家反省,正好这也符合我的处理意见。我们打算让孩子回家反省一天。
因为,带电子烟已经很严重的触犯了班规校纪。如果没有严肃的处理,不只是这位同学觉得无所谓,班级其他同学也觉得无所谓,相信以后一定还会有同学效仿。
我和孩子父母充分分析了这个孩子的特点,认为他不是极端的孩子。他的父母认为这个处罚孩子有能力承受,而且确实也可以能够震慑到他。我们提前做好估量是为了防止孩子因为理解不了,采取极端行为,同时也是为了确实能够有效的引起他的反思。
我让孩子妈妈,做好一件事,在家看好他,但是,保证不要唠叨。
我让孩子爸爸,该上班上班,保证不打骂他。我让孩子爸爸就说一句话:老师给你留了机会,你自己争取回班的权利。
然后给孩子自己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让他反思。
一天后,孩子进教室,我找他再次长谈。再次给他亮出班级规则和做人的底线。
同时,我也动之以情,让他珍惜师生之间三年多的感情,不要因为自己的任性随意破坏老师的对他的信任和期望。也让他注意在同学们中树立真正的威信,用一种正能量和正确积极进取行为吸引大家的关注。
他保证,先保持努力,好好学习,不再惹事。
目前是他回班的第二天,我坚持每天早上和他交流几句,关心一下他昨天的表现和今天的打算。
我相信,慢慢的,他会改变。
这样的孩子,属于电视看多了的孩子。不喜欢过中规中矩的学校生活,喜欢文艺范的弹起吉他,跳起舞的飞扬起来的青春,这我能够理解。他用这样的方式引人注目的心理,我也懂。但是,因为理解而不去适当约束孩子,帮助他建立做人做事的规则,将会让他将来在面临很多现实问题的时候,放弃或者毁灭自己,这将是很可怕的。
所以,我觉得,家长和老师也真的不妨让孩子戴着脚镣跳一曲青春之舞。相信这也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