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杨苡先生的《一百年 许多人 许多事》,老先生今年1月27日去世,享年104岁。她的丈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都是著名的学者,满门星光灿烂。当然,如果上溯到他们的祖辈,同样熠熠生辉。
我在想,杨苡的母亲,该是多么骄傲。这位母亲,其实是她父亲的姨太太,是被卖到杨家充当生育机器的。所幸生了长房长孙杨宪益(名义上归大太太养),母凭子贵,再加上大太太也是宽善之人,所以即便是在她父亲去世以后,正室、妾室倒还相处和谐。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和杨苡同辈的杨家兄弟姐妹,并没有几个做出成就并且生活幸福的。有几个反倒特别悲惨。还是那句残忍的话,上帝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不思学业、爱慕虚荣、纵情欢愉、交友不慎、众叛亲离、精神错乱、芳华早逝……嫡出又怎样,短暂的虚假的浮华终被雨打风吹去,无人怜惜,零落成泥碾作尘,空余哀叹而已。
相同的父亲,不同的母亲,兄弟姊妹天壤之别的人生境遇。妾室又怎样,妈妈的眼光和要求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对应现实,无语,因为同样的悲剧和喜剧换了演员换了场景可一直都在上演,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