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作业题目的时候,自己的第一反应是“我不是人”,这个反应里有对作为“人”的抗拒和失落,随机也觉察出了最近在情绪谷底带来的消极反应。想起那天课上大家诉说自己在地震中的经历,有几位伙伴谈及可能得死亡时那种一了百了的心态,那种作为一个人活着的疲惫,让我非常难过,我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真的很想抱抱她们,也渴望那样的拥抱。
我们是人类吗?在很小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困扰着我,妈妈说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会学着家里小狗的样子,四肢着地爬行,伸着舌头舔水和食物,然后和狗狗挤在狗窝里趴着睡,没少挨打,记忆里的细节丢失了很多,我问妈妈我怎么说的,她说,狗狗搞破坏的时候她打狗,我护狗,说狗和我们是一样的、平等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想“变成”狗。这一段记忆曾让我有一些懊恼,我始终在追求高维,怎么会把自己和狗狗拉在一个维度上?但这个懊恼又使我感到空虚,我感受到那个追求高维的需求和对于众生平等的实际念头始终是冲突的。关于非人的态度,这里有狗狗作为低等生物的生理属性,但我看到和执着的“平等”是心理属性吧,这样想会好一点。有一次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狗狗的短视频,狗狗对自己属性的怀疑,使我想到了“学狗”的童年。
想成为狗的我,和以为自己是人的狗,很奇妙。什么是人呢?我打开AI刚想输入这个问题看看,我收了手,关了浏览器,那一刻,我顿感作为人的卑微、无能、失智……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又变成了狗,我像狗狗问主人我为什么不是人一样,去问AI什么是人?这份悲哀让我瞬间流下泪来,使我最近的眼疾舒缓了一些,关于这个思考同样使我万分难过。
我想摆脱对于AI的依赖,从我浅薄的认知里找一找,我是人类,是一个活了半生的还不太确定以什么为评价标准的人类,所以很拧巴。什么是人类?首先能想到的是有意识,能自由做出选择,能为自己负责,想到这里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是一个原始人类,关于使用什么工具,石器还是AI,关于住在什么地方,洞穴还是别墅,关于吃什么食物,野果生肉还是山珍海味,等等,都没有看到什么本质区别,原始人和现代人关于科技的发展和宇宙的探索,无非都是想活下来,人类是不是“人”,和活的长短没有关系。
刻板,嗯,读书也能乐呵,傻子也不是无用,在这世上生存的任何一个人都有他们的意义,对自己的意义,对他人的意义和对世界的意义,总归是有一个来组成这个荒诞的世界,荒诞的内核被各种意义燃烧和驱动。在荒诞里,人类无法被定义,人是什么?为什么是人?真头疼,几千年了,人还在问,这一撇一捺,太难搞了,谁设计的,快出来“拆解”一下呢,把这八十多亿小精灵解放一下。我这偶尔的消极,是在一个大世界里找不到自己的时刻,罗曼罗兰有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我不是那个看清真相的人,也有热爱的时刻,此时此刻的思维奔逸飞窜,乱嚷嚷的。
我作为人的存在,很狭隘,除了把“爱人”作为责任照顾和陪伴好,剩下的都是“享乐主义”,帮自己看世界,帮该帮的人多活一会算一会,互帮互助,才能在地球上多活一会吧。其实,从大视角下去看,真的挺简单的,但是不能细看,细看一个人的存在轨迹,就像蚂蚁回巢一样,随时有一双大手帮它把沉重的食物放在洞口,也随时有一双欠手拿开水把巢穴灌了,这时会发现自己太关注这双“大手”,作为蚂蚁,也会时刻关注这双“大手”吗?“意识”真是把双刃剑呐。但怎么能忽略作为人的珍贵,在可探宇宙空间内,只有我们呐,虽然我们在一个竟然有规律的,只有我们的宇宙,如此不真实的存在环境里,也依然是珍贵的。
想起了《三体》里有那么一段时光,因为罗辑“黑暗森林”的威胁,三体人和地球人有过一段和谐美好的时光,三体人作为科技如此发达的宇宙物种,他们对地球上的文学、艺术、音乐等深深着迷,我想起几年前和孩子爸爸探讨孩子学习方向的话题,那时孩子不过也才六七岁而已,他执着于让孩子学习编程、科学,我执着于让孩子学习美术、音乐,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教育分歧,一种父母关于孩子的焦虑和内耗。我阐述,美术、音乐,一定会被人工智能涵盖,但不代表会取代,就像现在的文科倒闭大潮,当人工智能成为主流时,“匠人”,才是珍品,从人在历史及人文的浸润中诞生出来的,关于对人的看见和思考并呈现出来的一切作品,是有温度的,有感情的,有沉淀和希望的。即便孩子也许不会成为美术大师,音乐先锋,但我会珍视那属于他自己的,属于人类的“遗迹”。
至少,我看到自己是有温度的人,我的存在底色是温暖的,是有趣的,我一直自诩是一个幽默的人,我的幽默是我活下去的引线,在困境中能支持自己,也能有微薄的力量支持他人,即便在关系中我是笨拙的,甚至丑态百出的,我也想始终保持本色出演,爱他人,努力爱自己,能把空心的自己一点一点填实,而不是空无一物的被埋葬。
作为人的存在,我差强人意,在自由与选择中,常常违心,违心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同样在违心后不得不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一致,成为常态,追寻一致,也成为常态,所以就在能做到和做不到的独角戏里滑稽的博弈,这其中的变量,是“大手”、“上帝”、“天使”,关注还是不关注,再活着看吧,几十年后再来写这份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