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菊花都是文人墨客们的言下之物。很多诗人都写过菊花,比如南宋的杨万里、唐代的白居易,甚至曹雪芹的小说里。
相比之下,这首《不第后赋菊》的作者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虽然执笔之人的身份各不相同,但核心本质如出一辙,都是通过诗句借用自然之物来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和经历,言说胸中的志向,或者排解心中的情绪。
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被录取。科场的失利以及唐朝末年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激发了他心中本就存在的对李唐王朝的不满。
考试落榜后,他站在长安城门前,惆怅之余,豪情也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抱负,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
黄巢流传下来的诗不多,只有三首。他的诗句多充满豪迈和雄伟,可见此人性格也是豁达多于阴郁。
黄巢在科举落榜后,以诗言志,以菊花喻时局。一场科举考试引发了落榜和落榜延伸的一系列关于生命和朝代的感悟。
艺术先是情绪的出口,而后会上升为生命的出口。就看这个人的生命进程到了哪里。
END.
2017.3.30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