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依然看书:重点摘抄如下
内隐记忆:过往的经验影响你现在的行为,让你根本意识不到记忆的存在。不假思索的记忆。
外隐记忆:让你回忆当初的情景,在意识层面会想起过去的经验。
通过充分掌握这两种不同记忆形式,我们能够满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并能处理复杂的体验。
内隐记忆的点火机制
内隐记忆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使我们形成对世界运转方式的期待,为我们建立某种特定的心理模式。
内隐记忆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比如:1、芭蕾舞与棉花糖的故事
2、妈妈每天下班,进家门后,会拥抱孩子。孩子会建立心理模式,即你回家就代表爱与联结,当你听车,开门时候,孩子已经充满期待张开双臂。
3、如果一个钢琴老师经常评判孩子的表演,孩子会创建:不喜欢钢琴甚至没有音乐细胞的心理模式。
内隐记忆本质上是保障我们的安全,让我们远离危险的进化机制。它让我们做出反应,或者在不需要主动回忆过去相似经验的情况下就自动对危险场景做出反应
案例:儿子不想上游泳课,妈妈沟通过程。孩子最大问题在于他不知道自己的紧张来源何处,只知道不想去。。但当妈妈解释他的感觉从何而来之后,他开始学习有意识控制在头脑中发生的事情,从而重新构建自己的经验和感觉。
妈妈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儿子的内隐记忆外显化,让这些隐藏的力量不再影响他。一旦关于游泳不愉快的内隐记忆被带到意识层面,他就能够轻易处理当下的恐惧。
转化模式: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正是整合记忆能够带来的洞察,理解甚至疗愈的真正力量。
海马:负责把内隐记忆的碎片拼凑起来,专业拼图高手。海马和大脑其他部分共同运作,将内隐记忆中所有形象。情绪和感受会合在一起,组合为完整图像,从而形成对过去经验的外显式理解。
当内隐记忆没有被整合时,它分布在大脑各个地方,乱作一团,影响着我们对自我形象的感知,我们根本意识不到它影响了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记忆整合是亲代抚育的万能秘诀,能够阻止孩子所有的情绪爆发和非理性反应。
注意:当孩子发生的不是小事,你最好回顾一下可能对现在造成影响的过去的事情,有可能根本找不到跟孩子反应有关的过去的具体事件,所以,不要刻意制造本来就不存在的联系。但如果你感觉到一件往事可能影响到孩子行为,就要教孩子运用一些能够帮助他整合自己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工具,让他在应对当下情景过程中更有控制感。
整合我们自己
父母通过整合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把意识之光照进痛苦的时刻,你就能够察觉到你的过去如何影响了现在你与孩子的关系,可以对你的问题对自己和孩子的情绪造成的影响保持警觉。
当你感到无助时,你看看感受背后是什么,探索它们是否与过去的事件有关,然后你把过去的经验带到今天,将它们融合你的整个生命历程。当你做到这一点,你就能自由的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父母。
整合记忆最有力的工具:是讲故事。放电影一样,DVD。想象让孩子拿着思维的遥控器,回顾当初的故事,遇到恐惧的,可以按下暂停键。(复述过程不恐怖,赋予他们控制力,正视)
目标是:帮助孩子找到在他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影响他们的痛苦经验-------分散他们头脑中的拼图碎片-------并让曾经的经验显化,重复讲诉,让海马进行整合---------让完整拼图清晰而有意义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