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给学生讲了两首诗,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曹操的招贤纳士,建功立业之志在“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多处体现。
陶渊明低吟他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厌恶官场,向往田园,归隐之志也自在其中。
同样饱受儒家思想教育,同样曾有济苍生之大志。为什么会不一样?是性格?是时代?
曹操生逢乱世,是一个分裂中,人人相统一天下的时代。那是一个英雄倍出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想成为英雄。
陶渊明在他的《桃花源记》写出了他向往的桃花源式的生活,那是对现实的一种不满,对所处东晋黑暗的一种厌恶和无奈。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子逃离社会,躲进山林谈玄学。
人都是社会环境中的人,谁也无法逃脱环境的影响,个人命运也就有了不同的选择,固然有性格的原因。更多的应该是时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