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时间,多少小孩哇哇坠地,多少老人分离亲人而去,多少村庄日新月异,也有多少村落满目疮痍,城镇扩大了多少,古村消失了多少,去年的人口统计,减少了多少?可能,好多东西,在三十年以后,毫无踪迹,只能记在人们的心里。比如,至今仍然怀念的,村子西边的山沟里,原来那一汪已经找不到任何踪迹得清凌凌的泉水。
村子西北方向,好多沟壑,其中,最大的当算石山里。小时候分析过,为什么会叫石山里这个名字,有可能周边的山都是石头山的缘故,至于再去追根究底,也是无迹可查了,就一直延续了老辈人的叫法。原来,那里住了几户人家,后来陆陆续续搬到村子里,也就更加的少了人气。有风景有人的景色,是比较灵动的,有山有水没有人的地方,那就只有山清水秀,缺乏了烟火气息了。
其实,最早关注这里的,并不是因为风景,毕竟,黄土高原上,深秋的风一刮,那就只剩了满目光秃秃的丘陵,沟壑,只是那种有山无水的地方,竟然不知从何处突然冒出来指头粗细的一股泉水,并日积月累下几十平方的清凌凌的一汪,还长年的流淌,不增不减,不急不慢,让我们平时把村里的池塘都当做宝的人,对于这样的泉水,简直是惹人垂怜了。
或许对于长年在海边,或者不缺水的地方,对于这样的水洼子,很可能不屑一顾,但是对于孩童的我们,那就是玩耍的天堂。可惜的是,泉水所在的地方,离村里大概有好几里的山路,所以,去的次数比较少。
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大概三十年前,一群伙伴趁着星期天,沿着山路去摘酸枣,边摘边吃,吃着吃着就渴了。于是有人提议,咱们去泉水那里,喝点水,然后休息一会儿,再回去。中秋的太阳,还有点热劲,一群人赶到那里,正好是中午时间。在大约两三丈高的山崖下,指头粗细的一股泉水从石缝中流出,汇聚成了大约三五十平方的一汪,也就不到一米深,满眼都是翠绿的水草,一眼就能看穿水底。旁边有个大块的石头,大约两米高,上面是平坦的,我们捧着喝了一肚子泉水,算是吃饱喝足,然后躺在石头上面晒肚皮。石头上面一次能容纳两个人并排躺着,我们轮换着来。高高的山崖,正好遮挡住阳光,旁边还有随时可取用的清甜的泉水,惬意又解乏,清凉也舒适。
后来也去过几次,再后来,那里开采了煤矿,我向别人打听,说是一汪清水没有了,成了一个水泥沏的池子,煤矿的工人用来取水生活。不过,泉水还在不停的流。再后来,泉水不出来了,消失了。
至于这股泉水来自哪里,从什么时候就有了,一直也没有打听出来,只是,在我的年代,它曾经流淌,曾经让人们充满欢乐,也曾经做出过贡献。
也许,在我们这一代以后的孩子,不曾来过这里,也不知道这里曾经有这样一汪清泉,所以,我要记录下来,给后代讲讲,曾经简单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