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说养老-24-163)医疗、养老相结合才是未来养老产业发展的真正趋势,而医、养、护、康、心的多层面、多角度的全面结合更是医养创新模式的关键所在。
国内的家庭养老占全产业的90%左右,不仅因为配套设施与环境建设的不足,更是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导致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而近年来基于地产与医疗行业的结合面向养老产业,发展出的养老地产这一细分领域中三位一体的家庭、机构、社区的基础环境建设,不仅影响了传统地产与医疗体系的发展变革,且在产业模式成熟之时还将陆续整合诸如金融、保险、生活、娱乐、护理、康复、心理、文旅、社交等,各行业针对养老生活中所涉及的细分领域业务,为传统社会观念影响下寻找更加贴近市场、老年人群体需求的创新产业模式。
(老朱说养老-24-163)未来发展分析。医养结合不仅是在养老地产与社区进行创新,更会向着医疗机构开设专项养老服务,以及养老机构向民营医疗机构投资、康复机构设立养老公寓等方向发展。其中,医疗体系拓展到养老服务产业需要基于国家的“分级诊疗制度”,它是结合基层医疗与上级医疗机构间,实现基层(社区)医院、康复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省市级上级医院之间的密集转诊制度。而康复机构设立养老公寓则是以康复为核心业务,引入大量的相关医疗资源服务老年群体,另一方向上可为医疗机构提供老年人的康复跟踪、健康监测、术后管理,以及心理辅导在内围绕养老、康复、医疗一体化的系统解决方案。
结束语:国内养老及医疗产业的发展历来与国家、地方政策密不可分,而今社会中50至70年代的出生人口已逐步进入老年阶段,预计2050年会突破4.8亿老龄人口基数,且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公众在养老方面的消费将持续提升。
(老朱说养老-24-163)按照国家政策解读,因人口老龄化与医患关系等造成的社会问题,需要加紧落实解决办法,而大健康中主要覆盖群体便是老龄化人口,其中包含的慢性病、预防保健、简单医疗、持续跟踪治疗将是未来大健康的主要构成部分。
在公众层面对以往“大健康”的理解所存在的偏差是造成政策落实困难的主要原因,此次国家将集中于医疗改革与慢性病防治方向着手调整国内大健康产业模式,完成预防保健为关键的全民知识与思想的普及工作,以及从医疗体系改革着手的社会公众看病不再难的问题,如此从各个层面与角度大力度推进产业紧密关联的资源体系,可见未来医养结合才是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老朱说养老-2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