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论坛之一“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一带一路’电影发展与全球电影新格局”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论坛探讨了“一带一路”政策下,中国电影市场国际化的机遇,旨在促成电影国际合作和形成全球电影新格局。
“厂”字型发展带来国际化新空间
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表示:IP衍生是容易被低估的一环,却又是决定未来产业规模的关键。在中国整体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文娱产业的发展成熟,IP衍生将会是下一个千亿量级的市场。
北大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指出,2010—2017年的中国电影本土票房呈“厂”字型展开,2015至今是“厂”字型的一横,荧幕数上涨及观众收益逐渐下降,票房增长放缓并进入了长期的平稳期。
张颐武认为,中国电影市场爆炸式的增长改变了全球电影格局,中国电影已成为全球电影的一个中心。好莱坞把中国看作很重要的生产和市场中心,这造成了全球电影的市场调整,也使中国电影成为全球电影的核心想象要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西域和“一带一路”的想象。
“我觉得中国电影已经到了历史临界点,正在获得多重市场,整合自己想象的空间,这新空间在中国三四五线城市,在”厂“字型之间,我们怎么努力把这个空间做得更大,全球获得一种全球电影中国表述、中国空间,已经变成了中国电影最大的机会,也是最大的挑战。”张颐武说。
谈及 “一带一路”下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聚禾影画创始人暴捷认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升级需要借助于更深度的国际合作,需要从国际化、类型化、差异化和工业化四个方面逐步完成对全球市场的理解和对整个工业链条的把控。可以设置中外交流中心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影视产业各个环节进行国际合作的窗口。
另外,英国丹瑞斯电影节主席埃利奥特·格鲁夫透露,将与聚禾影画传媒公司合作,在中国建立影视文化孵化器,向西方展示中国文化及影视发展情况,并分享欧洲在电影教育、电影制片等方面的经验。
影视资本对接应重视并购
华泰联合董事总经理,并购业务负责人劳志明先生从资本角度对影视产业运营进行了解读。他认为,目前影视行业有粉丝经济支撑,且享有新经济新技术、消费升级及“一带一路”政策的红利,行业及相关衍生品的机会被资本看好,融资端和投资端都非常火爆,影视行业已经成为重资本的操作。
同时,劳志明指出,影视行业资本化和商业化操作尚有欠缺。“影视行业的高风险和高收益不适合集中投资,需要分散投资来化解相应的风险。”劳志明说,“通过投资、融资、并购的方式对接资本市场对于行业的推动非常有益。”
劳志明介绍了国内影视市场进行国内国际并购的三个落脚点:一是从行业的周期波动涌现出的价值发现机会;二是聚焦于新模式、新环境下的爆发机会和成长机会。三是产业整合,包括内容、运营、营销和后续影的产业链延伸。
劳志明介绍,影视行业的资本对接有IPO、登陆新三板、私募融资等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产业链条的整合和资源的聚集,同时要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从资本对接的实操来看有以下要点:一是必须有资本和金融操盘团队;二是要解决企业发展与规范性问题;三是企业价值的体现,包括企业经营目标从现金流节余最大化到报表最大化和从追求现金结余到追求报表两个维度;四是解决企业成长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