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有各式各样的人,在和他们多次交往后,我得到一个重要的教训是:不要借钱给陌生人。几乎百分之百的:借出的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我在穷困之中,好不容易用家中的天花板和木料做了两张高橱,卖得240元,作为外出自费学习养蜂的大半年费用。跟随白蒲蜂场出发刚到南通港,就白白送掉30元。
南通港是养蜂人的一个集中之地,当时的交通很不便,长江中自江阴以下,连个汽渡都没有。养蜂人在南通装船转运去上海南站。在这里遇到好几个知青,有的已经跟蜂场岀去过一两年,有的也是第一次出去。知青相见因为遭遇相同,所以总有点像遇到故人。谁知有人就是利用这一点。
白蒲镇的一个知青名叫吴Ⅹ吾,已经跟另一个蜂场外出过一年。白蒲蜂场的师傅认识他,和我没有见过面。到了南通港第二天一早他來到我们的临时住宿地,开口说:有急事还少三十元,他自己的钱明天才到,向我们暂时借用一下,明天就还。白蒲蜂场两个师傅大概知道他的人品,不愿出借,说了一些理由。哪知他直接对我说:他知道首趟出来的,起码要带几百元钱,三十元小数,你先借给我,明天一定还。我觉得知青之间帮个忙是应该的,就借给他三十元。其实这对我來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哪知道第二天整日沒见到他的人影子。第三天下午我们就装船去上海了。自此分别就是大半年,一轮漂泊回到白蒲后,遇到吴X吾两次,他都不提还钱的事。第三次遇到,我还有点不好意思的问他:那个三十元你什么时候还啊?谁知他故作惊讶地反问:什么三十元?我没有借过你的钱啊!我说:去年底你在南通港借的……。他不回答,很快骑上自行车走了。我告诉白蒲蜂场的师傅,都说吴的人品大差,我就不该借给他。都说这笔钱要不到了。这可是当时一般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从此之后,也许他故意躲开我,一直沒有过面。
第二次是在从上海不夜城坐臥铺汽车回如皋时,上车一个多小时到夜里十二点要开车了,司机要乘客买票每人50元。大家都很快交了钱。只有一个人声称自己是在江西做工,是如皋加力乡的人,家中有急事赶回去,走到现在身上就剩下了10元钱,求司机带他到如皋,找亲戚借钱交全车费。司机不答应,他不肯下车,车子开不了。他又向全车乘客开口,求大家帮忙,说他亲戚住在如城新皋桥南边,到如皋就能还。我见车子开不走,耽误大家的时间,这个人说的话好像还不假,新皋桥也在我回家的顺路上,就答应借给他40元,交全车费。车子开到如皋,天己经亮了。我和他从新皋桥向南走到老土产公司宿舍院子,他进去转了一会儿,岀來对我说,他的亲戚岀去跑步了,一时找不到,他又急着回家,向我要了地址,答应一定在三天之内把钱送到我家,还说他是个讲信用的人,绝对说话算数,要我相信他一次。我也只好相信。谁知真的就是一次,我再也没有见过他。40元又打了水漂。
两次借钱给陌生人,有來无回,已经给了我深刻的教训,哪知道不久我又第三次上当。还是一个不熟悉的人,在外地集镇上吃午饭时,邻桌的几个养蜂人也有点面熟,因为放的场地靠近,见面点点头而已。我们正吃着,一个人走过來说,他们都沒有带粮票,向我们借五斤粮票买饭吃,明天送到我们场地去。正好我们蜂场的三个人中只有我带了粮票,不能看着人家吃不到饭,就借给他五斤。
第二他也确实到我们场地去了,但就是不提还粮票的事,我只好向他要。他倒说昨天吃饭不是他一个人吃的,五斤粮票是桌上八个人用掉的,不该向他一个人要。反而变成我没有理了。这真把我气坏了,肉包子打狗不算,还要被狗咬一口。
从此之后,我牢记住:凡是陌生向我借钱,回答只须两个字:没钱!没有必要找出任何理由。因为大多数敢于向不熟悉的人开口借钱的,除了极少数确有所难外,其余的都是老奸巨猾之徒。特别是有他的熟人在场,他偏向不熟悉的人去借,就更是居心叵测了。
社会上流行的,借钱给陌生人,解人燃眉之急,后來自已得到怎样的好报。说得好是劝人行善。说得不好是骗你上当。我碰到的实例都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