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学校开学被一推再推,然后紧急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老师纷纷上岗,从年轻的刚上岗的90后教师,到已经在教学一线奋战过多年的老教师,不管了不了解线上教育,都被迫开始在线营业,蹿红为“十八线主播”。
自此,办公软件变成了直播学习软件,导致一众办公软件的下载量史上最高,评分却最低……
软件评分
老师们用起来更是要做好选择,看哪个软件用起来最方便,手机电脑两头上,声音怎么说才够大,手机支到哪里才看得清,然后课一遍一遍录,满满都是担心。
怕在看不到学生表情的情况下,老师得不到及时的有效反馈;
怕学生没听明白,但隔着网络隔着大屏幕,又不问不说,不懂装懂。
网课才开启了几天,网上就已经是哀鸿遍野。
老师是确实不想当主播,老师只想单纯地回归讲台,拿起粉笔, 在课堂上跟学生有效实时互动。
而学生,可能不止不想上网课,更想连学都不上。
为什么呢?
因为老师尽管哀怨,也是调侃地哀怨,关了微博下了线,又孜孜不倦地研究新型模式下的备课。
学生呢,就是认认真真地抱怨,关了钉钉上QQ,不想学习的心思则又更重了。
老师们深知中高考不会因为疫情而一改再改,学习和工作不会因为在家而停滞不前。
但学生们就不一样了,学生们仍旧以为只要没回到学校,即使是在网上听课,那也不是学习,总之就是还在放假,由此,学生们心目中的价值排序,玩始终是第一位,学习还没排上位。
在这种情况下, 全民护卫学习的热潮中,我们能够看到所有人对教育的重视,大家都秉承着一种不能耽误孩子学习的心态,又是开放教学资源,又是名师免费网课。
家里设备不够,家长都把自己的使用时间往后挪,更有直接去买了一台电脑回来的;
家长在家里,不刷手机了,给孩子上网课;
家里人说话都轻声细语了,怕孩子直播时出现杂音,给孩子添乱……
可以说是全国人民都在并肩作战,就怕疫情影响到了孩子学习,影响祖国的未来。
一方面,我们要感谢,技术的革新让我们有能力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就能够链接教学资源,随时随地,跟老师学习,这是前所未有的教学和学习的自由。
放在很多年前,很多人根本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若是有这样教育资源遍地的场景,大家一定是抓住机会蜂拥而上。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由得产生了担忧,因为在大家热火朝天的调侃之外,一些过往积攒下的矛盾日益凸显。疫情这面照妖镜,更清晰地照出了我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缺失。
这个时候,正常情况下学校本应当已经开学了,学生本应当坐在教室里学习了。但是现在,变成网上学习,学生非但没有适应这种状况,反而仍然停留在,“我还在家,那就是还在放假”,能不学就不学,视网课如敝履。
另外,光是看看那些软件的评分和评语,就能看到了,学生对于学习这件事情是有多么地反感。老师千辛万苦地准备,都说这样备一次课是平日在学校的三倍的工作量,结果并没有收到相应的回报。
我身边所了解到的情况是,近两天教学直播的观看率直线下降,几乎低于70%,尤其是早上的课,甚至都不到50%。
越来越多的学生上课迟到,直播就当没看见,录播象征性看两下,老师一提问就网络卡顿,交的作业都是同一张图片,连抄一下都懒得动手抄了。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觉得有自我意识的中学生,家长说两句,还不让家长管,结果TA们自己,就是这样的表现。
由此可见,我们以为孩子应当已经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TA们并没有,仍然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学习?
第二,时间观念淡薄,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缺失。
除了第一天第一节是兴冲冲地上网课,后面就开始拖延、旷课。
上课迟到,如果是直播,时间过了就当没有这门课。如果是录播,就总是会找借口说,等会儿再看。那最后到底看了没有,各位家长可以想个办法去检查一下自家的孩子。
在家里,大部分人都会没什么时间意识,比如,早上被你妈叫起床吃饭的时候,拖了好久才会起。但对待学习,应当有一定的时间意识了。
如果不是家长关心地问,你今天要上什么课,孩子应该都不会去核对课程表上到底有什么,在学校的时候哪一天什么课,记得非常清楚,在家里,就根本不记得。
而除了听课,另一大表现是提交作业。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提交,而近两天,已经看到无数个老师在群里卑微地乞求学生们的作业了。
怒吼不成,乞求也不成,对于群里的通知,孩子的心态都是
只要我没看到这条消息,那就没说我,与我无关。
对于听课和写作业的时间安排,学生没有什么时间管理能力。
学习和作业都要靠家长催,老师催。以前只是在学校老师催,如今家长真正开始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家的孩子,即使是在催了的情况下,到底有没有学习。自家的孩子到底会不会安排好自己的各项时间。
第三,学习之外,没有其他兴趣,兴趣的培养缺失。
孩子们在家真是待的够久了,家长们就能发现,自家的孩子除了学习,剩下的时间都在做什么。
有一大部分孩子都是在打游戏、看小说、刷抖音快手中度过的,少有其他的兴趣,尤其是对于五六至十八线不知名小城市来说,孩子并没有发展过什么课余爱好,不封锁的时间,孩子还会跟同学们约着一起出门,耍一转。而现在待在家里,就没有其他的了。
一不爱阅读,二不爱运动,三也没有别的爱好了。孩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沉浸在网络上的瞬时刺激中,对其他任何都不感兴趣。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一者家长并没有在养育过程中带着孩子一起去做过什么,刻意去培养孩子一些爱好,影响的力量是巨大的。
二者是学校也没有什么兴趣类课程,在一部分地区,中学生少有的音乐课美术课计算机课基本都被占用,就连基本的运动会都少有,更遑论什么兴趣社团和校园晚会。
这就不由得想起,曾经在培训中跟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一所中学的副校长,沟通关于孩子的课外活动的问题。这位校长说,在我们学校,孩子的课外活动是很丰富的,除了基本的音体美的课程,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比如视频剪辑、软件编程等。而这样的课程,在咱们这儿,除了比较高端的中学,大部分学校都不可能会有的。
第四,不懂真正文明的网络世界的规矩,网络信息素养的缺失。
这是我特别想提出的一个问题,现在互联网是很发达的,这些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网络世界中,对于有一部分的网络生活,TA们是很熟悉的。
但当最近需要真实地网络沟通时,一系列的问题就浮现了。
在直播时,对老师不敬,刷脏话。
跟老师发消息,没有任何称呼,直接命令祈使句。
对于网络上的语言,偏听偏信,而对身边人的话,则就是不信。
习惯了互联网世界的调侃,就把很多调侃带到课堂中,这并不合适。
网络是现实也不是现实,它有一定的界限,它也有一定的真实性。
孩子们缺失了关于如何正视互联网的教育,什么时候要真正地生活,在网络中如何与人真诚沟通;而什么时候要隐藏个人信息,保护好自己的。
最近又有新通知,
“停课不停学”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上上课,也不只是学校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来源:人民日报)
不是要上网课,是广义的学习。如果是“广义的学习”,那我们的孩子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实现呢?这就更要打一个问号了。
以上是目前为止对于网课的思考,希望大家要在调侃的情景内,仍旧把握住关键问题。我们的教育还有不少缺失,学生应当具备但却并没有具备很多能力,这会对孩子未来成长造成更大的问题。
所以既然我们如今看见了短板,那就有必要及时补上。
我们要始终记得,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教育也更应该最大程度地少走弯路,实现真正的“培养人”的目的,而这需要学生、家长、学校的共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