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在沔阳商议进兵。
魏延提出了一个方案:由他率5000精兵,出褒中,循秦岭东,当子午谷投北,不出十日,可到长安。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
诸葛亮不同意这个方案,理由是,“此非万全之计也”,万一对方“于山僻中以兵截杀”,则“非惟5000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
魏延被否后,“怏怏不悦”。
诸葛亮决定“从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
结果呢?
开始时,蜀军在诸葛亮的指挥之下,给魏兵带来了重创,一步一步向前推进,都很顺利,直到魏主发现不行,请出司马懿,调来重兵,在街亭这个地方,扼住了蜀军前进的势头。
失了街亭,前有司马懿这个厉害的对手,军粮又跟不上,诸葛亮主动撤兵,回到汉中。
至此,诸葛亮第一次的北伐,不敢说失败了,但至少是不成功的,无功而返,没有实现目标。
这下可好,让魏延有了不服气的理由了,不止一次“嘀咕”:要是按我的来,早就成功了!
魏延这样说对不对呢?这样说合不合适呢?
尽管小说上说诸葛亮不信任魏延,是早看出他有“反骨”,将来会不忠心蜀主的,但这很可能是作者对诸葛亮的偏袒。事实更有可能是魏延不太“服”诸葛亮,冒犯了他,让他对自己有偏见。如果是这样,则魏延虽能打战,但情商终究太低。
从率兵打战的角度看,诸葛亮用的是“万全之法”,不侥幸。尽管结果不成功,但也没有什么错,带兵打战本该如此,叫“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结果出来后,魏延是不宜再说其它话的,要和领导一起接受结果,绝不可以有事后诸葛亮式的“贬领导抬自己”。
尽管按魏延的方案来,的确有可能如他设想的一样大获成功,但毕竟也还有另外的可能呀。
而且,就算侥幸成功了,结果又会是什么呢?大概率的会滋长组织的侥幸心,长远看,对组织是有大害的。
魏延的不服气,恰恰体现了他的格局和才能,都不能堪当更大的责任。
现在,在很多组织中,也有类似魏延和诸葛亮这样的故事发生。
张三拿出一个自认为很有价值的方案,却没有被组织采纳,组织执行的是另一套方案,结果又不成功。张三被否本就有情绪,这下可好,别人的不成功,似乎证明了自己是成功的一样。此时的张三,惋惜、痛惜的表情之下,泛滥的很可能却是不服气和幸灾乐祸,“得罪”了人都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