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日在简书上看了一篇文章[杨澜:我人生的所有改变,是从放弃“铁饭碗”开始】,让我不由思绪万千,浮想联篇。
是啊,这个“铁饭碗”对于普通人来说,的确是一份汗涝保收的生活保障,稍微有点能耐的人,再在体制内混个一官半职,铁饭碗还会渡上一层金,最最关键的是老了还有一份颐养天年的养老费。
“放弃“铁饭碗”,一是要有勇气,二是要有能耐,一般人那有那么大的能耐,何况如今的“铁饭碗”得来也不容易,也是经过层层选拨考来的。想想当年改革大潮中的下海人,他们有的是为了生计所迫下海捞金,有的是自愿下海的,多年后有的人小有成就,显示的是一种小富即安的生活姿态,有的人则派头十足,成了富甲一方的贵族,还有的人成了负债累累的债主。所以说放弃不放弃,那得视能力而为。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有的人喜欢过安稳平淡的日子,而有的人则胸怀大志,喜欢干大的,而要想实现目标就得努力,就得折腾。
“铁饭碗“有时就像紧箍咒,它会绑架人的时间,束缚人的言行,让人不得不瞻前顾后。正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里所说,城内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来,虽说说的是婚姻围城,可职业也一样,一般人只是想,但真正放弃铁饭碗还是下不了决心的,抱有铁饭碗的人羡慕企业里的高薪水,企业里的人羡慕体制里的职业稳定,老有保障。其实什么事什么物什么人都存在两面性,就如硬币的两面一样。
不管金饭碗、铁饭碗、泥饭碗还是临时饭碗,有一份事业可做就行,大可不必在什么饭碗好而伤神,心态好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