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初读《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完全被这个坚持56年做时间统计的老教授吓到了,怎么会有人对时间如此在意,怎么会有人对自己如此苛刻呢。
最近,因为想要能快速的成长,常常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于是,开始尝试记录自己的时间,才发现真实的记录时间花费真是一件难事啊,简直就是对自己的一种精神折磨。
这时候,又想起了这本书,带着他是怎么坚持记录时间的疑问,挑了一个下午,重新读了一遍。
一,柳比歇夫是谁?
他是书中的研究对象,前苏联一个小地方的教授,一生专注于科学研究,涉及数学,生物,昆虫等不同领域,撰写了70多部学术著作,12500页学术论文,写了很多名人回忆录,写了很多的书信(古人的书信不知道是不是类似于今天的博客或简书)。
他是一个怪人,从26岁开始记日记,直到临终82岁,一天也没有间断过。他的日记里基本没有爱恨情仇,没有荣辱得失,没有柴米油盐,有的只是对每天这个工作,那个活动的时间统计,可以说是一本时间账簿。对着他的日记完全可以复刻出他的一生。
他不是天才,他每天要睡十小时左右,时常还要耗费很多时间写信、回信,但几乎没有抱怨过自己没时间,只是充分的使用每一个小时。一生结束时,他的原定计划虽然没有完成,但他却能精确计算出再有多少时间就能实现。
他经常自称为“倒霉鬼”,过着最简朴的生活,超过最低必需品限度的东西他都不要。他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是“明知看不到发芽,也要播种”,一心干着自己心向往之的工作。
他是一个对自己提要求,并自我监督,自我监视,自我汇报的人。通过自己的时间统计法,试验了自己能干什么,总是精确的预估自己的能力,循序渐进的前进,避免负重而行。
他的一生最奇特的就是对待时间的虔诚,在我们看来,他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他对时间的初衷并不是用来争取成就的,也不是把时间当作工具的。他热爱时间,珍惜时间,把时间看成进行创造的条件,就这么简单。
他的一生都过得很好。
二,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是什么样的?
他的时间开销日记是这样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他的时间统计法的本质就是:“事件——时间日志”。
他把工作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参考书做笔记,写信);第二类工作包括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等不属于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
第二类工作的时间一般比第一类多10%左右。
他每天只对第一类时间进行合计,月底再将第一类工作细分类进行统计,通过一些图表来做总结,年终时,根据这些月总结做出年总结。根据总结,又能制定下一年的计划。
最为奇特的是,他的时间计划和实际完成情况的误差仅为1%!1%!1%!
【关于事件】
除去吃饭睡觉等日常活动,只记录学术科研、阅读、写信等工作,即只关注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工作,每个超过五分钟的活动都做记录。
【关于时间】
这里有两个概念,可能是我们之前从没想过的:
毛时间,指花费在某项工作中的时间,包括工作空隙喝杯茶,短暂聊天,偶尔发呆等。
纯时间,除去工作中的任何间歇,完全不受外界干扰,真正投入工作的时间。(可以类比为今天的番茄时间吧)
他的时间日志里记录的是纯时间,而且工作经验发现:
(1)纯时间如果折算成毛时间,应该增加25%到30%。
(2)一般每天能有七八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就心满意足了。
(3)每个人除去吃饭睡觉等标准活动外,约有12到13个小时毛时间可以用于非标准活动,如上班办公,学术工作,社会工作,娱乐等等。
柳比歇夫的体内好像有一个钟,能精确的计算好自己的一切时间。
三,我能做到什么?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了20年的摸索才最终完善的。对于我这样一个感慨时间不够用的人来说,首先应该好好了解自己的时间,再来学会计算和安排时间。具体的有以下内容:
(1)对自己的工作分好类。
暂定大类为:上班办公,精进。精进包括:外语学习,阅读与写作。
尽量将不喜欢和无意义的活动剔除;
把强度大的工作和强度小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2)对精进时间做统计。
对各类细项工作做好统计,对自己目前的现状进行评估。
发现每天高效的时间段,用来做重要的任务,利用好碎片时间做小任务。
(3)做好月总结,尝试周计划。
做好月总结,从而判断精进的进度,为下一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安排做参考,先从周计划开始,慢慢过度到年计划。
将时间记录从标准型活动,如吃饭,睡觉等脱离出来,专注于精进类工作。该放松该享受的时候就好好放松享受,该学习的时候就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