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随学校两位老师前去参加班主任培训会,得有机会与赵老师交流。
她拿出了她一直珍藏的亲手抄写的《红楼梦》,共四卷本,看着那些一笔一画异常清秀漂亮的字迹,对此我深表敬意。
由此我想到了一种现象,不少老师总是说自己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撰写文章。我想,本该属于教师本业的习惯为啥成了奢望?
我有一位将要退休的女同事,她每天早晨会与我交流十分钟,因为我们总是最早走进办公室,因为我俩都有相同的志趣。她让我敬佩的是,快退休了,开始了学习国学经典名著的旅程。《论语》,她要背诵,并且一一认真做笔记。半年后开始学习《诗经》,背诵,记笔记。听她与我分享学习后的快乐,看到她的满足感,我自己便不再敢说没有时间读书学习了。
与赵老师继续交流。我提出了一种观点,当下中小学基础教育,不在于进行什么轰轰烈烈的改革,也不在于什么高大上的创新,而在于整个教育生态的重建与优化,其实,我想表达的是,我们的教育生态被污染了,变得不够健康和谐。
一是学校内部生态,以分数、安全、检查、成人化为常态,忽略了真正的情感与人格教育,育人变成了虚伪的口号,学校不是为了学生的学校,也不是为了真正学习的学校,而是培养考试的机器,学校像一所生产标准零件的工厂,老师则不是人师,倒像车间的工人。
二是老师的职业生态。老师的职业生命状态应该是自由的,教学自由、思想自由、研究自由,但可惜的是,这些自由却没有得到解放,大多被比如各种职称评定、 评先树优,各种检查督导,禁锢在一个困境笼里,变得目光短浅,功利心极强。这严重恶化了教师队伍建设,影响了教师持续的学习与专业成长。读书反而变得是一种另类的事情了。
第三是家庭教育文化生态。多数家长过于依赖学校教育,甚至过于依赖各种教育机构,而往往忽视了自己家庭教育文化的营建,忽视了自己也是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孩子儿童时期的家庭环境是会影响他一生的;过于重视孩子的分数名次,忽略了孩子的品质教育与身心健康培养;过于重视言传说教,轻视身教示范,不耐心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表达,重视孩子表面的行为,处理方式简单直接,不能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往往按自己的意愿来过高的要求孩子。
最后想说的是整个社会教育生态的问题。似乎感觉整个社会都很重视教育,但又不够相信学校和老师能够把教育做好,各种改革要求变化更新太快,学校和老师应接不暇,不知所措。好多应该学校和老师来承担的事情,总是会有一些部门或人来指指点点,强行指导,教育改革的思想由多种方式,但最终会看到真正落地时,又变得千篇一律。
教育需要的是一些微改革、微创新,需要在一些细节上进行小心谨慎的改进,润物细无声,是教育生态改善所必须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