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宁焦点解决网络初17中19讲师12学员坚持分享1235天(2023.1.9)本周约练0次,总计218次,读书打卡第281天,讲师班开讲第348天拆书第四天一、概要教养都是为了孩子二、要点1、不是让孩子适应教育方法,而是让教育方法适应孩子。2、忽视孩子自然发展的天性,把你的期望强加于他们身上的做法,很可能会让你和孩子之间产生巨大的鸿沟,随着鸿沟越来越大,焦虑感就会像洪水一样涌过来,不仅有你的焦虑,还有孩子的焦虑。3、我们的改变可以令孩子摆脱,需要被我们抚养和修理的思想包袱,放下这个包袱,孩子们可以如他们所愿,翱翔高飞,并收获他们应得的回报。4、子女教养往往都是在我们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子女身上时最有成效。5、父母们对孩子坏行为总是抓住不放,却很少去发现他们日常行为中值得称道的地方,我们太习惯于关注自己的负面行为,自然也会给孩子做同样的事。6、每一个孩子在一天中,至少会有少许时刻,会表现出谦卑,安静或者任何一种可以纠正他消极行为的特质,父母的任务就要保持警觉,敏锐的洞察到这些时刻,并把它们放大,不用多多久,正面行为就会占上风,负面行为就会逐渐被淘汰。7、孩子的行为反映着我们自身,当我们以此来提升自我时,不仅我们的孩子可以从父母施加的负面负担中解放出来,我们也可以减轻负担,不再需要认为父母就必须一直管束和控制孩子的生活,这样我们开始借着养育孩,这与我们的过去来个了断,因而也卸下那些关于孩子未来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三、感悟在读这一篇章的时候,和以前一样,几乎每一页都会画下很多的红杠杠。又被这一部分的内容深深的触动。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正是为了让我们觉醒,让我们去洞察,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经历的一些负面的体验,嗯,如果会学习能成长,自己的家长就是借助孩子的提醒来和过去做一个了断阻断,以前不太好的传播方式,让我们和过去挥手告别之后,用一种崭新的,健康的,正确的,成熟的模式和孩子相处,并把这些成长的体验运用到育儿的时时刻刻,那这样,我们传递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生命的延续,还有重新更新换代的新的,教育模式与人相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