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传播——人际传播论》一书是作者王怡红近年来在人际传播研究领域的尝试与思考。它主要借鉴了现代西方人际传播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人从相遇、相交到相知过程中体现出的人际交往的基本观念和交往原则等。
如今,当人们用“地球村”来形容当今世界的格局变化时,传播正潜移默化地从一个知识领域转变为一种生活常识。 一个人没法不传播——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我们总是在影响着别人的感知。这条原理强调了任何一种可以感知到的行为都具有潜在的传播性。它意味着如果有另一个人在场,你就会跟他进行交流,从而建立起某种关系。就算你不愿意与他建立任何关系,你也会传播自己不愿与他建立交流关系的信息。
一个人与别人沟通的关键,在于这个人能否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想法、感觉和需要,同时也是否能接受到别人想要表达的这些东西。所以沟通虽然包罗万象,但都是人们为了要达到这两个目的而进行的。
王怡红认为,对话是人类一种特殊而深入的交流,同时也是人类最高层次的传播。词语的运用、讯息的暴露,甚至沉默、倾听等非词语讯息的传播,都可以在对话中对各种冲突产生重要的影响。
但对话中的信息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的过程中会受到个人的、人际之间的、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形成了我们在发送和接受信息时的过滤器:扭曲、删减、一般化。
扭曲:就是容许自己改变外界事物的体验,从而表达自己潜在的观点和感受,如加大或减少、淡化或浓化、夸张至事物变形、更改事物的先后顺序、无中生有等。
删减:是语言表达的必然,因为我们表达或聆听时,不能将对话的所有细节都说出来,有时候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不喜欢的信息都删减了,而听者也存在这种可能。适当删减能使表达简洁明了,而过分的删减,则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
一般化:就是用个别事例代表整个群体,一般化常用来寻找规律。但在下面这种情况是危险的:将不寻常的或无代表性的事例一般化,而期望未来情况也这样,如同“守株待兔”。
交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放弃交流,我们将寸步难行。任何事情总是有它的两面性,面对认知上的误会、差异,交流者进行交流以心相示,求的不是相同,而是相通。人与人在精神上的相遇离不开交流的过程,只有真正懂得传播含义的人,才能充分享受到被理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