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玩。
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随着他长大,我们做家长的,和孩子的冲突会越来越多。
这真是另人难堪的事实。
在《学会这几点,“可怕的两岁”不可怕》《对付孩子熊,怎样“温柔地坚持”?》中,我写过家长对付熊孩子的做法,要接纳,给自由,就算立规矩也要温柔地坚持,还要头脑清醒,有耐心。
说实话,要做成这样的家长,很辛苦。
另一面,就算做成了这样的家长,解决这类问题也不会多愉快。因为这种解决路径充满了理性和约束,总有一方要承受挫折。
人,都是喜欢轻松愉悦的!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路径?
我在育儿过程发现,几乎所有的亲子冲突都能够用爱化解。就算打了骂了,解决问题的良方还是爱。
所以,只要想尽一切方法让孩子感受到你爱他(注意是感受,而不是你以为),一切难题都能迎刃而解。而游戏,无疑是传达爱的最佳桥梁。
这里我提供几个游戏,有亲测的,有设想的。别问我为什么有效,你试试就知道了。
一、爱的充电。
这个游戏灵感来源于科恩的《游戏力》一书。大意是像给手机充电一样用亲吻/拥抱让孩子获得爱的感觉。
我的惯常做法是,拥抱孩子,用神秘或者夸张的语气说:“看来你需要充电了!”
每每这时,澄儿总能心领神会。有时等不及我问他“先充哪儿”,就已经开始用手指给我看了。
一般,他会指屁股、肚子、胸口、脖子、头发、下巴等部位。他每指一处,我就很认真的伸出一根手指,一边说:“我来了,嗡……”,一边戳中那个部位。
“还充哪儿?”我问。于是,他再指,我再戳。
每戳中一处,澄儿都放声大笑。我的动作和声音越夸张,效果就越好。
游戏结束时我会说:“好了,充满了,现在你又是一个能量满满的小男生了。去玩吧!”
不得不说,效果真是太棒了!
我一说完,他就心满意足地自己玩去了。而我,继续做完家务。
屡试不爽。
二、藏猫猫。
有段时间,澄儿不爱洗手,怎么喊都不去。起初,为了迫使他就犯,我要么生拉硬拽,要么苦口婆心。后来,实在受不了这么累,就开始用藏猫猫的游戏。
“澄儿!澄儿!”我在卫生间躲起后,开始发出神秘的呼喊声。
“猜猜妈妈在哪里?”
听到声音后,他常常屁颠屁颠地跑来找。找到我之后,我们哈哈大笑。
“洗手吧!”这时再抱他去洗手,就顺利多了。
三、石头剪刀布。
这个游戏太简单了,谁赢谁说了算。
我估计这个游戏更适合大点的孩子。比如购物什么都要买,游乐场玩嗨不回家,都可以试试这个游戏。
胜败天注定。孩子心里有谱,游戏输了,也不会说什么。当然,家长输了更要遵守约定。
同类的游戏还有抛硬币、扳手腕等。
四、拔萝卜。
我设想的场景是:孩子在某个环境下,比如商场,一屁股坐/躺下,大哭大闹,不肯走。
这时,家长可以试试拔萝卜。
具体做法就是把孩子当作那根又大又深的萝卜拔走。
“我要拔萝卜了!拔呀拔呀拔……怎么拔不动呀……拔呀拔呀拔……”
还是那句话,动作和声音最好夸张点,如果可以配上合适的面部表情,再好不过。
孩子是天生的玩者。一旦气氛调动,马上欢乐起来,肯定会高高兴兴被你“拔”走。
五、道理唱出来。
我很喜欢电影《音乐之声》,它讲述了家庭教师玛利亚,以童心对童心,让孩子们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她的行事方式不仅俘获了一群熊孩子的心,也最终赢得了爱情。
这部电影全片用音乐剧的形式呈现,真是太加分了。
这给我的育儿启示是,道理都是干巴巴的,苦口婆心毫无趣味,说多了很容易变成嘴碎婆子。但是,唱出来就不一样了!
这并不是要你唱功多好,只是随便借个调调哼唱。
我一般都是随口起调,自己填词,填的词都是我要和澄儿说的话。
所以,有时你会听到我用《牧羊曲》的调告诉他需要自己收拾玩具,有时用《难忘今宵》的调告诉他哪里做错了……
我相信一个成年人听到一定要笑死了,可是效果真的很奇妙。
特别当我对澄儿发了脾气后,我唱着跟他道歉,结果就是我们很快亲密如初,就像什么不愉快也没发生过一样。
之所以能写出这篇文章,劳伦斯·科恩写的《游戏力》一书对我影响特别大。
借用美国亚马逊上一则书评结尾:如果游戏力成为你的育儿指南,那么你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说:“我有一个天堂般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