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有千万条,最难走的也许最好。
——观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电影已经被人安利过无数次,一直以为是一个家庭主妇被屡屡抛弃的故事,今天才知道相去甚远。这部电影非常深刻,简直是矛盾交织出来的精彩。趁热打铁,写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先来剖析一下电影结构:
主体:童年松子、成年后矛盾交织的一生
辅助:阿笙颓废的生活、找寻真相的过程 影片暗喻的结尾
副片:阿龙事件、阿龙重新遇到松子
主体和副片又形成交叉,松子、阿龙的再次相遇,既是命运的捉弄,又是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阿龙最终却在宗教中醒悟。当然,除了上面三个主要人物,其他人物如松子的妹妹、弟弟等也在影片里起了点睛作用。
松子的童年可以说不怎么快乐,因为父亲整日忧心忡忡,且只对久病的妹妹表现出关心。伏笔就是在这里埋下,很多观众看到这里都能感觉到松子内心有缺爱的伤害和恐惧,她的经典表情也于此产生,渴望被重视、被关爱,她的人格已经自动生成讨好型,这成了一辈子也抹不去的咒符。
青年时期的她长成一个漂亮的女子,歌声动听,事业光明。然而,却因为学生阿龙偷钱事件,引发了一连串多米诺效应。这里,就已经出现与她美貌不符的各种荒诞的思维、行为方式。看到这里,弹幕上很多人就开骂了,觉得她脑子进水。其实,是童年的魔咒即将启动。
随后,父亲对她的斥责彻底触发了这个魔咒,一向看似软弱的她冲上楼梯收拾东西要离家出走,甚至发疯似的要掐死阻拦的妹妹,这是她进行的第一次错误的对抗。
她的第二次对抗是杀人,如果说第一次要掐死妹妹只是一时冲动,那么这一次在经历了穷作家的毒打折磨和情人的先后抛弃,她已经非常决绝,杀人毫不手软,误伤到对方的脚后并没有出现害怕、退缩,反而继续挥刀,连刺好几下。从这里可以看出,松子并不总是软弱可欺,她会在一定的沉寂之后突然极端爆发。
在被学校辞退后和进监狱之前,她一共唱过两次歌,第一次是成为彻也对手的情人,第二次是遇到了理发师,每一次她唱歌都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然而却都是泡沫。
就在她跟小松看似走向正轨的生活里,也隐隐出现了分歧,那个魔咒又出现了,没错,那个魔咒就是“爱”。小惠再不济的婚姻也让松子感受到孤独的刺激,这时候阿龙的出现,他直截了当地连说“我爱你!”一下子就让松子得到满足。童年时父爱的缺失感(!!!划重点,她自己内心有缺失的感受,与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无关,因为影片后面她看父亲遗留的日记,是可以知道父亲对她的牵挂。)造成她长大后对异性爱的索求。她不能也不想去分辨那到底是不是爱,她要的就是内心空洞的一种填满。
阿龙出狱后的表现,是给松子的最后一暴击,你怎么能期待一个心理上比你还缺爱的人给予你更多?这里她问出了最后一个“WHY?”她没有答案,也彻底死心了,开始了她的第三次对抗——与自己对抗。遭遇连环打击的人,如果说前几次还能挺过来,还相信总有美好发生的话,这时终于挺不住了,她求爱无果,终于认定自己不值得爱,开始封闭自己,被世界抛弃,然后自暴自弃。这时突然来了转机,半梦半醒中,她似乎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却意外死在一个学生手里。而就在此时,阿龙却终于得到宗教的救赎,想来和她重归于好。
人生真的是如船行大海,有起有伏。想想范仲淹那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多么深刻的领悟!
影片最后是非常感人的隐喻:松子踏上看似家里阁楼一样无尽长的阶梯,在阶梯上她与童年的自己和解,与父亲一笑和解,阶梯尽头是她的妹妹,既是在天堂门口迎接,又是在家门口迎接,她与妹妹和解。她所要的“爱”在这里就是答案。我觉得结尾自成另一种剧情,如果她的人生里面有“和解”这两个字,也许前面所有的矛盾交织就都不用演了。“和解”对她来说是最难但是最好的路。
整个剧情梳理了一遍,我觉得还是很受震动的,里面交织的内容庞大而复杂,有人从中领悟到怎样做好一个家庭主妇,有人从中看到交友不慎的后果,更多人觉察到人性善恶,还有人学到如何做好父母……每一个角度,都有不同的收获。
讲到这里,插播一点题外话,看到一条新闻,大意是一个各方面还不错的女孩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一个混混,婚后混混变本加厉,搞得她家鸡犬不宁。这女孩很后悔。很多网友评论都是一手好牌打烂、自己作的之类。我觉得松子就是这样的,虽然她是最主要责任人,但是,很多事情发生不是一个原因造成的。人们遇到问题经常会觉得没得选择,举个例子,一个适婚女孩要抱着“遇到我觉得各方面都不错的人我才会嫁,不然就单身一辈子的想法”没有错。可是在现实里就是很难,年华易逝、周遭催婚等等问题,她也许就在某个时段就没有标准了。很多时候我们就跟松子一样,“这个人虽然不太理想,但是也凑合。就这样吧。”也许她事后觉得自己为什么不坚持,啊,当时脑子进了水吧。可是把好牌打烂的人,你都不知道她经历过什么,也许她觉得自己配不上享有好的,所以才做了令人匪夷所思的选择。我们自己看别人总觉得选择很多,可是当事人就是觉得真的没得选。所以,如果不坚守自己的内心,总是在心里给自己制造出矛盾的,可能就会陷入跟松子一样的陷阱。
说了这么多,最后附加一句:如果身为父母,多关注自己孩子的情绪、心理,特别是女孩!生而为人,善待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