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科尔兰斯基《纸的故事》告诉我们的事:



1.书写需求促进纸的发明

人类发明纸的最大动机是记录,这也是只有人类才会做的事。

知识的记录和创造一样重要,有了记录,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向前进步。

人类想方设法地记录,哪怕是用刻石头、烧黏土这种极不方便的方式也要记录。

每一次书写记录工具的改进,都会极大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埃及人学会了用纸莎草编织成片,做成莎草纸,促进了古埃及文明兴起。

希腊人学会了用羊皮、牛皮做成羊皮纸,促进了希腊和罗马文明兴起。

中国人学会了用竹简书写,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华文明兴起。

书写工具随着记录载体的变化由硬变软,使文字的形态出现了更多变化,语言文字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语言文字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各种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刺激了更多人产生学习需求,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纸的需求。


2.纸全面嵌入人类社会

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了低成本的稳定造纸工艺,人类文明(主要是中国)又一次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

公元8世纪,中国造纸术流传国外,每到一处,都会极大地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各种文化形态的诞生与壮大,对纸的需求都是只增不减。

尤其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人们对纸的需求暴增。

纸也因此逐渐地、彻底地融入人类社会,从很久以前的奢侈品,变成了人类的生活必需品,渗透到方方面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