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十二点后,丈夫醉醺醺的回到家里 ,妻子叨叨着给他开门,“天天回来都这么晚,家里什么事也不管,就知道喝,都快把我气死了,还有脸回来……”,越骂越难听,这样的场景是不是都好熟悉。
妻子的话,是不是我们在生气的时候,都会言不由衷的说出来,妻子不止一次这样说过,可丈夫还是早出晚归。
为什么我们对自己最爱的人,竟能说出这样的话,在外面我们微柔,信心满满,怎么对自己最亲的人,却这样说话呢?妻子的话就是暴力语言(可是我们却发现不了),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详细给我们说了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告诉我们怎样来使用非暴力沟通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和冲突。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一说到非暴力沟通就会让我想起,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作者和甘地还真的有关系,作者在遇到麻烦事时跟随甘地学了一段时间非暴力沟通,对作者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暴力沟通是,运用语言的魅力来达到沟通的目的。
非暴力沟通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非暴力沟通第一个要素:观察
观察是要说出观察到的结果。在特定的时间和情景中进行描述,并清楚的描述观察结果。
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区分不了观察和批评,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 说,不带批评的观察是人类的最高形式
他是个懒惰的人!这句话是什么?是观察还是评论?是评论,没有说出具体什么事让你说出这句话。是他早上睡懒觉,让你得出这个结论的吗,还是他做的这件事,让你觉得不符合你的看法和观点?
他这个月花了两千元钱买书,他花钱大手大脚。这句是评论还是观察,是观察。
当我们只说评论不说观察时,别人就会倾向于批评,并反驳我们,所以要清楚的描述出观察的结果。
非暴力沟通第二个要素:感受。
感受 大家都知道,我们听一首歌,我觉得很好听,这是感受吗?
只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看来我们好多时候,把感受和想法分不开。
表达想法的词 我觉得,被抛弃 被拒绝 得不到支持 被利用 被贬低
表达感受的词是良好 高兴 轻松 欣慰 感动 感激 兴高采烈 喜出望外 无忧无虑 等
为了更好的沟通情感, 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我们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在表达感受是示弱,也有助于解决冲突。
非暴力沟通第三个要素:需要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需要。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会有四种反应
1认为自己犯了错
2指责对方
3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4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使用下列方式时,我们可能已经忽略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只提及相关的事
只提及他人的行为
指责他人,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
人的基本需要有哪些:
自由选择梦想的权利,并自由制定计划来实现梦想
庆祝 庆祝我们生命的创造力以及梦想的实现。
言行一致,健康及娱乐 情趣相投 相互依存 诚实,等,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作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具体的行为。
个人成长经历三个阶段
情感的奴隶
面目可憎
生活的主人,乐于互助,既表达自己有关心他人。
非暴力沟通第四个要素:请求。
首先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明确谈话目的
请求对方反馈
了解他人反应,了解对方的感受,对方想听什么?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当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内疚来,那就去命令。在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我们是否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最能体现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还是命令。
非暴力沟通的目地
使用非暴力沟通目的是在诚实与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使用非暴力沟通时,人们的改变和行动出于对生命的爱。
开头的例子中,妻子只是在抱怨丈夫回来太晚晚,那我们试着用非暴力沟通四个原则
老公你天天回家都夜里十二点喝醉了才回家(观察),我在家在家等你,心中也是很焦虑(感受),我需要一个健康的你(需要),你能不能一个星期早回来一次,陪我和孩子吃顿饭呢(请求)?
当老公真得体会到妻子的请求时,他一定会答应妻子的请求。
语言是窗否则他是墙,运用语言的魅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谈话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