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集/2025中美关税战争

一、美国政策

1/胡萝卜(补贴、奖励)+大棒(关税、战争、惩罚)

2/美国经济

工厂—品牌—渠道—终端—消费者

工厂+互联网

二、中国经济

内需、出口、投资

三、产能过剩原因

1/GDP统计

2/税收—增值税

3/不重视销售

中美关税对抗对经济与国运的影响分析

一、对两国经济的直接影响

1. **美国经济:短期通胀与长期滞胀风险加剧** 

  - **通胀压力**: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进口商品成本上升,转嫁至消费者,推高CPI(2025年3月美国CPI同比增长2.4%)。同时,美国港口加征“港口费”等措施进一步增加供应链成本,加剧通胀螺旋。 

  - **制造业回流困境**:美国制造业占GDP比例已降至11%(2024年),高劳动力成本和供应链依赖使制造业回流计划难以实现,关税政策反而加速产业链向东南亚、墨西哥转移。 

  - **滞胀风险**:国金证券指出,关税叠加美联储加息可能引发美国经济“硬着陆”,导致高通胀与低增长并存的滞胀局面。

2. **中国经济:短期承压与长期韧性显现** 

  - **出口调整与内需支撑**:202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3.4%,通过“一带一路”和RCEP实现市场多元化,内需对GDP贡献率提升至76.2%,缓解了对美依赖。 

  - **产业升级加速**:新能源车、光伏等新兴产业全球份额提升(新能源车占比超60%),半导体自给率从2018年的15%升至35%,国产替代深化。 

  - **政策托底**:中国通过降准、减税降费及特别国债等政策对冲市场波动,2025年A股跌幅远小于2018年,显示市场韧性增强。

#### 二、对两国国运的长期影响

1. **美国:霸权焦虑与结构性矛盾深化** 

  - **美元霸权松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占比提升(中俄能源贸易人民币结算达25%),CIPS交易量激增84%,削弱美元主导地位。 

  - **技术优势被挑战**:中国在AI(如DeepSeek)、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突破威胁美国技术霸权,而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等封锁措施反而加速中国自主创新。 

2. **中国:多极化秩序中的崛起机遇** 

  - **全球规则重构**:中国联合欧盟等推动WTO改革,主张将“科技封锁”纳入贸易救济范畴,争夺数字贸易、绿色关税等新标准制定权。 

  - **供应链主导权转移**:全球产业链呈现“去美国化”趋势,马来西亚提议在RCEP框架下排除“中美双重来源”产品,中国成为新兴供应链核心。

#### 三、对企业和民众的具体影响

1. **美国企业与民众** 

  - **企业成本上升**:通用、福特等车企因原材料涨价裁员,钢铁价格较2018年上涨42%,科技企业面临供应链重组压力。 

  - **农业受损**:美国大豆出口对华持续下滑,农民面临“双重打击”,被迫降价以保持竞争力,农业州对关税政策强烈不满。 

  - **消费者负担加重**:家庭年支出或增加3800-5000美元,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六年冰点。

2. **中国企业与民众** 

  - **出口企业分化**:家电、机械等出口依赖型行业承压,但国产替代(如半导体)、内需消费板块表现稳健。 

  - **就业与内需平衡**:出口增速放缓可能影响就业,但基建、消费等内循环政策提供缓冲,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创造新岗位。 

  - **部分企业受益**:新铝时代、明新旭腾等企业因供应链多元化或国内市场主导,受关税影响极小。

#### 四、胜负研判:没有赢家的博弈与中国的战略优势

1. **短期互损,长期分化** 

  - 关税战本质是“双输困局”,IMF预测可能导致2025年全球经济萎缩0.8%,但中国通过产业升级和规则重构积累长期优势,而美国面临滞胀与霸权松动的结构性危机。 

2. **中国胜出的关键因素** 

  - **政策灵活性与市场纵深**:内需市场庞大(14亿人口)、产业链完整,政策工具箱丰富(如“科技点火”计划)。 

  - **全球化布局深化**:通过“一带一路”与东盟、非洲合作,降低对美依赖,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3. **美国的困境** 

  - **政治周期与经济目标的矛盾**:特朗普政府的短期选举利益与长期经济健康冲突,关税政策加剧国内分裂。 

### 结论

中美关税对抗将加速全球经济秩序从单极向多极转型。短期看,双方均承受阵痛;长期看,中国凭借产业升级、内需驱动和全球化布局更可能占据主动,而美国需解决通胀、债务和制造业空心化等深层矛盾。对于普通民众,美国消费者将承担更高生活成本,中国则需平衡就业压力与产业转型。最终,这场博弈的胜负不取决于关税数字,而在于谁能更快完成结构性改革并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