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底层逻辑
淘宝搜索排名的规则是什么?
淘宝的核心目的是根据用户标签快速为用户提供符合用户需求且优质的产品,那么当用户通过关键词搜索时,系统肯定会优先推荐竞争力强且高度匹配的产品展现给用户挑选。
那么产品竞争力,系统会怎么判断?
前面说了淘宝的本质是为了让用户找到精准且高需求的产品,那么产品好不好就不是系统说了算,而是根据用户的点击反馈所产生的收藏率,加购率,转化率,坑产,退货率,差评率,询单转化率,回购率,dsr等数据来决定这个产品受用户喜好度强弱,来判断这个产品是否是优质产品,也就是说只有我们的产品收藏率,加购率,转化率,坑产,退货率,差评率,询单转化率,回购率,dsr等数据越高的时候,系统认为我们产品是优质产品的概率会最大,才会在搜索展现时优先展现我们的产品。
那么产品“率指标”+坑产到底要到达多少才算是竞争力强的优质产品?
以品类行业平均数据为参照物,当我们产品数据远高于品类行业平均数据时,就说明产品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如果连行业平均数据都达不到,就别想着去抢夺搜索流量了。淘宝本身就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当我们产品上线后,所有的竞品就都是我们的对手,排名坑位就那么多,你要想占据一个流量大的排名坑位,那你产品的数据就必须得超越大部分对手,才有机会占据坑位,如果你是单纯靠某一项,比如坑产硬顶上去,“率指标”跟不上,最终也是昙花一现。
人为干预爆发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人为干预能爆发搜索?就是因为我们通过人为干预能快速提升产品的,点击率,收藏加够率,转化率,询单转化率,产出,不断增长,迎合系统搜索排序的规则,让系统认为我们的产品是一个优质产品,从而去获得搜索流量的爆发。
总结一下,也就是通过人为干预不断去增长产品的人气权重+坑产权重去激发搜索流量,这也是这么多年人为干预爆搜索的底层逻辑,所有的干预模式都是围绕这两个维度所展开的。
那么这两个权重模型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人气权重(只罗列了一些权重占比最大的维度,不是人气权重就只有这三个维度,人气权重还包含了很多维度,只是其他维度权重比例没有这些大而已,)
1.点击率
主图点击率高低的背后代表的什么、?
①.人群画像精准度--人群越精准,随之点击率也会越高!
②.产品与用户需求匹配度--图片卖点与用户需求越匹配点击率越高!
③.款式受市场喜好度--对于非标品来说,款式越好看,点击率越高!
④.流量的大小--点击率越高,流量越大!
可以说主图点击率高低,是决定我们产品成功与失败的命门。
产品点击率越高,就代表了展现人群对产品喜好度强,也就是人群标签精准,人群精准相应的“收藏加购率,转化率就会越高,而收藏加购率,转化率,高就代表产品人气权重高,就能获取更大的搜索曝光,而曝光增加,由于点击率高,随之流量就会放大,流量放大,就意味着收藏量,加购量,出单量,坑产递增,也就意味着产品人气权重递增,就会继续放大展现,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
反之如果产品点击率低,代表了展现人群对产品的喜欢度弱,就会导致产品‘3率’+产出低下,直接拉低了整个产品的人气权重增长速度、人气权重增长不上去,也就意味着访客量不会继续递增,甚至会出现下滑的趋势,长而久之,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说一张好的主图,是至关重要的,有可能就直接能决定你产品的生死!(不要觉得这句话是玩笑)
如何做一张高点击率的主图?
针对产品卖点,产品使用场景,文案,差异化这些方向去做优化!
2.收藏加购率
3.转化率
转化率是稳定流量的阀门,我们在控制转化率的时候,不要只看单品转化率,而是要具体到每个关键词上去,要根据流量纵横数据,实时监控关键词流量的走势,重点维护流量来源前3页的关键词转化率,才不会出现转化异常,流量腰斩的情况。
坑产权重
自从人群权重加大后,流量被切割,现在淘宝的坑产权重已经被弱化了,不像之前的搜索,玩大额坑产,坑产打进去就会有很好的反馈,所以现在想要单纯靠坑产去激发搜索很难实现,只有当我们人气权重+坑产权重同步递增的时候,才有会正向的搜索反馈。
为什么干预不起来流量?
这个问题是现在绝大多数人面临的一个问题,不管怎么干预就是没有一点搜索流量进来,或者搜索流量就100多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要搞清楚一点,,不是干预就能获得流量,干预只是去获得展现,流量来不来,来多少,是取决于你展现人群和你产品的精准度+图片的点击率+词路与你产品的精准度来决定的!
绝大部分的产品起不来流量都是4个维度影响的
1.展现人群不精准
干预人群与产品完全背驰而行,或者说干预词路线与产品不匹配。
各位想一想我通过一波递增权重获取到了展现量,但是由于展现的人群完全是不匹配的,导致点击率低,进店访客低,自然而然收藏率加购率,转化率低,产品整体人气权重弱,你觉得这样的数据,系统还会继续给你放大展现吗?
举个例子:
A产品干预了30单,在第三天系统展现5000,由于人群不匹配,点击率只有1%,访客量50个,收藏加购2个,没有转化、
B产品干预了30单,在第三天系统同样展现5000,人群匹配,点击率6%,访客300,由于人群精准,加购率12%,转化了3单,
你觉得系统喜欢那个产品?
所以说不是,人为干预没用,而是系统给你了展现,你把握不住而已,一定要搞清楚,人为干预是激发的展现量爆发,而无线的展现量曝光量是看不见的,所以很多人认为是人为干预没用。
2.增长速度太平稳
行业竞品增长速度太快,自己产品人气权重增长速度不明显,导致产品没有较好的竞争力,
3.单量产出权重不够激发搜索
在很多3高的标品类目,竞争环境特别激烈,就会导致关键词的触发门槛变高,需要一定的体量,才能去触发搜索的,这个时候要结合关键词当下品类竞争环境,降维重新布局合适的词路线,进行操作。
4.图片点击率太低
这个维度就不解释了,上面关于点击率解释得很清楚了、
什么是标签?
标签分产品标签,账号标签,人群标签的形成其实也就是,用户通过关键词与产品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当产品与用户的重合标签越多的时候,也就说明我们产品人群标签越精准。
怎么判断人群标签是否精准?
关注直通车转化与搜索渠道转化的差距,因为我们直通车本身就是可以直接圈定人群投放,那么直通车的转化就代表了精准人群转化,这个时候要判断产品整体人群是否精准,只需要对比直通车的转化和搜索的转化即可,如果发现直通车转化和搜索转化差不多的情况时,那就说明我们的人群标签基本是精准的,反之就说明我们产品人群不精准,
为什么来流量了,没转化?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词路布局错误词导致人群展现不精准,导致产品点击率低下,不是优质竞争流量进店就会造成有流量不转化的情况,要清楚一点我们干预的承接点是关键词,而关键词又代表了用户的购物需求,如果我们干预选择的词路与我们产品不是高度匹配的时候,就会导致展现人群购物意图与产品不匹配,需求都不匹配自然而然转化不会很高!
为什么越干预大词越没流量?
每个关键词背后都对应了人群,尤其是大词,因为大词本身是没有人群指向性的,就会导致大词背后的人群很杂乱,比如连衣裙女,搜索这个大词的人群可能是胖子,也可能是瘦子,也可能是喜欢欧美的,也可能喜欢小清新等等各种各样的人群,这个时候当我们产品标签不是特别强的时候,去集中干大词,就会导致大词产出权重递增,放大了它的展现曝光量以及流量,但是又由于产品人群标签权重弱,系统在给大词分配人群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群倾向性,那就会让大词展现到很多不匹配的人群,从而拉低了整个单品的点击率,以及转化率,极速导致人气权重直线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前两天一直补大词,大词流量也在增长,但是到第三天的时候,大词流量以及单品流量猛掉的原因,所以大词前期产品标签权重不大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去动!
干预需不需要补流量?
我们补流量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稀释转化,提升产品点击率,收藏率,加购率,但是我们反推一下,大多数补流量的平台基本都是一些没有实名认证的小号,说白了就是一些机器小号,而且每天浏览的产品成千上万个,这种账号你觉得对你的产品有人气权重有多大的加成呢?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有人气加成,假如我做一个高客单价的产品,行业转化普通1%,假如第七天需要干预10单,而真实流量只有100个,按照行业转化,那不是要补900个访客?按照5毛计算,450元,我拿去开直通车还可能有真实成交不香吗?
干预淘气值是不是越高越好?
很多人喜欢找一些高淘气值的账号用来干预,总认为这些账号淘气值高,就是优质账号,对产品加权作用更大,其实不然,你随便去找一个买手的账号普遍淘气值都是1000+以上。你能说他们的账号就是优质账号吗?你找到的所谓优质账号,说不定就是个职业买手的。现在不是以前干预,要求钻号加钱的年代了,相信这段历史很多人都经历过吧,其实现在干预不需要这么复杂,只要账号干净即可。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还记得生意参谋老版访客分析里面有一个维度就是淘气值访客维度,大部分的店铺1000+的人群获取的体量都是比较少的,如果我们补单全部选择1000+的,就会导致淘气值转化严重异常,最终得不偿失!
什么样的比例比较好?
当流量稳定后,什么样的干预比例是最好的?一般是28,或者37的比例是最理想的,这种比例一个是很容易后期脱离干预,靠直通车也能顶上去。第二个是要考虑安全性,补单比例越大,被抓风险性越大,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第三个要结合产品退货率,人为干预成本,以及利润来算。如果一天卖50单,出去退货,人工成本,干预成本,都赚不了钱,还有什么价值?
为什么全标题干预没用了?
因为坑产权重弱化,全标题干预一单,就导致分到每个词根上的权重也就越来越低,权重累积的速度就变慢了,影响了搜索的爆发。
需不需要开直通车?
最好是开车,开车能加快产品的人气权重递增速度,直通车的优势就是能直接添加精准属性关键词+人群溢价,精准圈定人群,拉升产品人气权重,同时也能纠正并且强化人群标签,其实直通车对搜索是有很多的帮助,为什么不开呢?
当然也不是说开车就一定对搜索有帮助,是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直通车的数据是优秀的,如果你直通车图片点击率连行业平均都达不到,行业平均5%,而你只有2%,这种车对搜索没有任何加权,甚至还可能拖搜索后腿!
如何正确干预?
品类竞争环境分析
1.分析竞品的日销+流量去决定我们前期所要堆积的单量要多少、
2.分析竞品关键词成交转化率来决定我们关键词转化阈值上限,避免压线。
3.分析竞品关键词引导人群方向,来决定我们前期干预词路走向。
先了解对手数据,在来布局自己产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产品数据
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直通车也好,干预也好,直播也好,这些都只是属于推广引流的方式,至于展现了,能否拿到流量,流量来了,能否拿到收藏加购,转化,单品最终能否起来,决定性因素还是在于产品本身,所以在开始运营前,一定要测图测款,测出一张好图,或者一个好款时,再去推广,
干预词路
1.确定成交词,前面说了,人群标签是用户与产品相互影响形成的,而连接用户与产品的,其实就是关键词,那么也就可以理解为做人群其实就是做关键词,关键词直接能引导人群方向,那么什么样的词能引导精准人群方向?那就是核心属性成交词,因为带有核心属性的关键词就代表了用户的需求,比如大码胖MM连衣裙女,当我们的产品属性关键词成交越来越多时,就能不断加深产品的标签,给我们产品打上一个大码的精准标签,所以说做这种词的既能保证我们激发的人群标签精准度,且能保证爆发后的流量精准度高,转化率好!
如何判断产品的核心属性关键词?
到生意参谋市场排行里面,去挑选3-5个相同客单价的竞品做数据分析,统计这些竞品最近30天,累积成交关键词数据,选择转化率高,且符合我们产品的核心属性词,前期词路主要围绕这些属性词扩展操作即可。
2.选择3-5个属性关键词扩展布局词路,词路线不要太单一,单一词路线会导致人群太聚焦,放不开大展现,尽量多属性词路去布局。
干预账号
找对人,账号标签要和产品匹配,只有当账号标签+产品标签重合时,形成的人群标签才会更精准,反之,人群就不精准,比如我干预的人群全是40岁以上,而我产品精准人群是18-25岁,这个时候,用不匹配的账号做大量的成交,就会导致淘宝对人群误判,所以在选择补单账号时,要根据自己产品的人群画像,去选择合适的账号进行干预。
打标签
打标签其实就是让买手,去做行为标签+蹭同行标签的过程,那么怎么做才有效呢?
1.打标词路要丰富且精准,要知道我们选择的补单账号,大部分都是不匹配的,那么这种账号本身的人群和我们产品就是不符合的,如果这个时候你打标关键词选择一些行业大词,就会导致买手,搜索展现出来的产品完全和我们的产品风格属性不一致,也就导致了蹭到的标签与产品标签不一致。比如我做大码连衣裙,让买手搜索连衣裙女,去浏览竞品,很有可能展现出来的竞品大部分都是修身属性的,你让买手花了几十分钟时间去浏览了修身的连衣裙,最后去下单一个大码宽松连衣裙,你觉得这种浏览有价值吗?所以在浏览时选择精准属性词,做行为标签,才能保证买手搜索出来的产品和我们的产品差距不大。蹭到的标签才对我们的产品有效。
2.打标竞品要精准,我们浏览竞品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为了去蹭竞品的标签,那如何才能蹭到有效的标签,就在于我们对竞品的选择、
如何选择竞品?
①.选择价格,风格,属性,人群,差不多且高销量的产品
②.选择竞品流量来源为搜索渠道流量占比较大的产品,且不是淘宝客,活动等特殊渠道打爆的产品。
成交渠道
不要集中在某一条渠道成交,尽量多渠道成交,尤其是搜索渠道,当你产品流量跟不上递增单量时,如果成交全部压搜索渠道就很容易造成搜索关键词转化异常,合理的做一些购物车,收藏成交,既能保证产品增长速度,也不会让搜索渠道关键词转化异常。
增长速度
说到增速这里插一个话题,为什么直通车递增日限额能拉升搜索?其实也就是在单品人气数据较好的基础上,不断递增日限额,拉升产品人气量的递增。
举个例子:A和B两个产品
A产品每天直通车开100元,那么直通车每天能给产品带来人气权重+产出权重基本是不会变化的,
B产品第一天直通车开100,第二天300,第三天500、直通车每天给产品带来的人气权重+产出权重都是稳定上升的,那么系统认为B产品的竞争力就要大于A产品,我们之前说过淘宝排序是按照产品竞争力强弱来优先排序,那么自然会优先给B产品更多的搜索流量,
干预也是同理,A每天都是1单,而B的销量趋势1,3,5,7,持续上升,那么系统当然更加愿意扶持B产品。当然不只是销量持增长这一个维度,还要保持收藏量,架构量,3量同步上升,让系统判断产品是优质且竞争力大的产品,从而给予更多的搜索流量、
看下最近的案例展示。利用优质词路线拉升到快5w访客,当然也借助了双十一的东风!
干预能否可持续化
在精细化的操作,也会存在被查的风险,没有谁能保证100%不被查,只是被抓的概率高低问题,那干预能否一直持续走下去呢?我觉得能干预的时候可以干预,干预不动的时候,就该付费推广的就搞起来,有时候抓你真不是数据出现问题,而就是运气问题,前两天一个老哥,连接5000+销量,前面是干预做起来的,后面直通车衔接,脱离干预,连接不干预已经稳定了快15天了,就等着双11收割了,谁能想到突然来了一个降权通知,双11直接洗白。
相信今年很多人都能感受到干预起爆的难度,以及对运营知识及资源的门槛要求也变高了,已经不是前几年随便搞点坑产,就能拉升搜索的时代了,要拓宽自己的运营推广渠道布局,不要老是吊死在一棵树上,每年的淘宝都会淘汰掉很多的商家,我们一定要学会找到自己的出路,并且总结出一套可以持续发展的运营套路,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