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军
1
德国没有人空喊提高产品质量这类话。从去年到今年,我去了德国4次,特别是参观了徕卡的生产线,对此深有体会。
徕卡在制造镜头的过程中,细到连一根刻度线的宽度,都有具体规范,更不用说他们在磨镜片时花的功夫。当然,这样一来德国制造的东西价格就贵得不得了。
在历史上,徕卡在日本合作生产过镜头,以降低成本。它找的是日本很大的一家光学仪器公司美能达公司合作。你知道日本工人的敬业水平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但即便如此,美能达生产出来的第一批镜头的合格率按照徕卡的标准只有20%多。后来经过了很多年时间改进具体问题,才满足了徕卡的要求。再后来,消费者反映日本徕卡的质量还是不如德国,徕卡干脆关闭了日本的生产线。
类似地,德国另一家著名的光学仪器公司蔡司也在日本生产镜头,今天依然没有达到德国蔡司的要求,因此两种产品只能用不同的型号加以区分,价格差三倍。你要说它们之间的差距是否很大,其实也未必。我有几个日本产的蔡司镜头,光学性能不错,但是没有德国的结实,在户外使用时间长了,就不像德国货那么严丝合缝了,这点差距就导致了价格的巨大差别。
2
中国很多家长会这样批评考试没考好的孩子:“怎么考得这么烂?”
善辩的孩子会说:“我们班的第一名小红还做错了很多题呢!”
嘴笨的家长这时常常被孩子堵回去了,但是又心有不甘,于是就暴怒骂孩子,最后大家吵了一架,问题也没有解决。
如果按德国人“生活是具体的”原则,会看看小红虽然犯了错,但是错了多少,家里的宝贝孩子又错了多少。同样是错,数量的不同就能说明问题。
(摘编自:《书摘》2019第1期,《生活是具体的——一封父亲给女儿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