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与做到,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思常新的话题,最近关于读书会的从想到做,有了新感受,所以又提起。
在探讨之前,先问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知道很多道理,知道很多正确的事,却没有去做?
例如,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早起、健身、均衡饮食、阅读写作,这些都是不必多言的好事,为什么我们没有做或没有持续做?为什么我们坚持做很难但放弃很容易?
我觉得从知道到做到,有这么几个关键点。
1,知行合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事情想的越清楚,内心就越加笃定,执行起来才能从容不迫;行动起来越加真切用心,则感受的更加深入,反过来会更加促进自己想清楚事情。
我之前有一个想法,想先想清楚自己未来走哪条路,然后再坚持着一直走下去,后来我发现这样不现实。
我觉得先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平凡,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确定一生的路,能想清楚未来两三年的方向已经很不错了,先把脚下的路走好,当你走上新的阶梯,因为视野、见识、经验和认知的不同,会有新的想法和目标,下一步的路那时考虑也不差。
就目前而言,不因纠结而止步不前,或因心乱且走且停,或因诱惑来回跳跃,没有坚定的目标和持续的努力,终究会一事无成,这才是最可怕的。
边想边做,边做边想,想给做提供假设方向,做给想提供反馈信息,想即是做,做也是想,想做一体,知行合一。
2,反向思维,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当我知道在哪里会死亡,不去那里就好
想清楚了,迈出第一步很难,但放弃却很容易,那如何避免自己轻易放弃呢?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例如知道自己懒,知道喜欢赖床,那就不给自己赖床的机会,对自己明确提出要求,天明则醒,醒后即起,然后给自己安排一些事,比如健身、早晨或晨读等,不给赖床机会。
例如知道自己可能沉迷游戏,一旦玩起游戏就废寝忘食昏天黑地,那就删除所有游戏APP,杜绝一切接触游戏的可能,不给自己玩游戏的机会。
再例如追剧或刷剧,我知道自己一旦追了某个综艺就想一追到底,刷了某个电视剧就想刷到结局,那就删了,全删了,给自己找其他事情做,不去想剧,让它们被替代掉。
无论是打王者农药还是刷剧,它们的设计本身就让人很容易上瘾,戒掉很难。我玩王者荣耀装卸应该不少于50次,每次卸载我都很自责很痛心。
认识到坚持的不易,“瘾”病复发的轻易,才能更好的正视自己,鼓励自己坚定的时刻做好防御。反着想,总是反着想
3,截止日期,先做成,再做好
说完想做一体,避免轻易放弃,再说说那些想清楚,却没开始的事情。你有没有很多知道是正确的事情,但还没有做?为什么呢?
完美主义,想做的更好,想在准备充分些,想等什么什么之后再开始等等。
这里有一剂良药,deadline,有一句话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deadline像一个启动开关,逼迫着你行动。
比如读书会,如果不是解威的鼓励提议与支持,可能会一直在酝酿中;就像这篇文章,如果不是给自己deadline,可能还要拖很久。
4,制度和路径设计
无规矩不成方圆,当认清楚这件事的重要性准备行动,有deadline催促启动,有“反向思维”避免放弃,还需要把这条路上可能遇见的坑用路径规划规避掉。
制度的设计不是标准,而是有个参照,那是最低标准。比如读书会,要求每个人参与前需自己整理思路,参会后须写出来发群里,否则三次不发会被抱出群,这就是用制度来规避人性的懒惰。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