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的这个人物,很多人都知晓他的名字,可能会有很多人都跟我一样,知道端午节是纪念他的日子,小时候常听说在这天往汨罗江里扔包子、粽子,让江里的鱼儿虾儿吃饱,别吃他的尸体......
是的,这个人就是屈原。
我还知道屈原的另一个信息,他是一位爱国诗人。对于屈原的信息,真的,我知道的就这么多。
如实写出自己对中国文学的匮乏,这两年的阅读与书籍成了闺蜜,我的后半生也将沉浸在中国文学浩瀚的海洋中......
阅读《学问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史》这本书,我了解到屈原是如此洁净的一人,他一身正气,他身上具有的这些高贵品质,让人们永远记得他。
屈原是一个世界奇迹:
第一,他的死距今已有近两千三百年,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却被那么多中国人年年祭祀,这在世界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例子;
第二,这个被祭祀的人不是皇帝,不是将军,也不是一个哲学家,而是一个诗人;
第三,对于孔子的祭祀,主要集中在曲阜[qū fù]和各地的一些文庙里,而对屈原的祭祀却遍布全国任何角落,只要有江河,有村落,到了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到处都在祭祀;
第四个奇迹是,虽然有那么多人在祭祀他,但是能够读懂他作品的人却少而又少,大家其实是在祭祀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人。
我对端午节这天祭祀意义的认识并没有这么深刻,也是最近才知道《离骚》这本书是出自屈原之作。
关于《离骚》这本书也是刚才从百度中知道:
《离骚》是诗人屈原从出生到被流放时期的心情写照。诗中主要是诗人用香草、美人等比喻自己和自己周围曾经培育过的人才背叛自己,以及对国家败落的悲痛慨叹。屈原在此诗中大多数都用抒情的方法来慨叹自己的不幸命运,从而抒发自己的爱国志向。
屈原活了六十二岁,我们把他的一生做一个划分:
第一阶段:少年得志,二十二岁就做到了楚国的高官;
第二阶段:受到小人的挑拨,失去君主的信任,离开统治核心,郁郁寡欢;
第三阶段:楚国遇到外交灾难,由于耿直的谏言,他第一次被流放;
第四阶段:第二次被流放,这次流放长达二十年,直到自沉汨罗江。
屈原出身的王族世家已经有点败落,贵族的“贵”是贵在他所受的教育上。他博闻强识并且风度翩翩,喜欢在服装上下工夫,爱打扮,爱自我欣赏。
读到这里有些好奇为什么一位如此赫赫有名的爱国大诗人,并且还是位男士,怎么会这么注重自己的外表呢......
网上查到屈原小时候的故事:
在屈原的老家秭归香炉坪的正对面,有座三星岩,三星岩的半山腰,有眼泉水井。井水清亮清亮,象一面菱花镜子。井边有块古碑,刻着“照面井”三个大字。屈原家乡的人民爱护这口井,世世代代传诵着屈原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
相传屈原从小就养成爱好洁净的习惯。每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姐姐跟前,请她给自己梳头、洗脸、整容。姐姐总是一面给弟弟梳洗,一面给弟弟讲那些保持高尚美德的故事。年长月久,小屈原渐渐懂得了,不仅要讲究外形的整洁,还要永远保持心灵的纯正。屈原渐渐长大了,他不再耽误姐姐的时间了,自己每天早起后就来到香炉坪坎下的响鼓溪畔,对着清清的溪水照面、洗脸、梳头、整容。
有一天,小屈原在溪边梳洗完毕,突然想到:要是能有一口井,象姐姐说的那样,既能照出脸上的污垢,又能照出心上的灰尘,该多好啊!
从小在这种理念熏陶下的孩子,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内外的洁净。他知识的高贵,形体的高贵,姿态的高贵,成了他文学陈述的进入方式。其实,也是他政治生涯的进入方式。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麻烦:就像历史上的许多贵族子弟一样,他们总是自信满满,觉得自己拥有理想和使命,却不善于在前后左右周旋。他们不太懂得政治生态,比如看不得小人脸色,听不得言不由衷,更不愿意由自己来说一些俯仰上下、左右逢源的话。其实一旦跻身政坛就不能全然拒绝政治惯性。
但是,屈原的理想化洁癖使他成了一个缺少弹性的人,他在作品中不断强调自己的高贵、洁净,他没有策略,势必会落入小人的圈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屈原很快就置身于觊觎[jì yú]、嫉妒、冷眼、误会的包围中,而他的主要对手就是和权力连接在一起的小人。
屈原为人纯净,不会曲意奉承,只会岸然自得,这种神情也会让楚五觉得不舒服,而这种不舒服就被小人钻了空子。
屈原在流放地让诗歌流放,并因流放而独立,而伟大。《离骚》这部大结构的诗歌作品,确实是以香草、美人作为象征的一股盛年之气,这股生命气息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时时刻刻在诱导着我们自己的生命气息。
第二次流放二十年后,屈原在他六十二岁那年选择了投江。他是带着他洁净的心灵,完美的理想主义精神而选择离开的......
书读到这里对屈原的洁净的心灵,直击我心灵深处,自己无一不是痛恨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人。对屈原很是欣赏与敬佩,并且微信群中有不少朋友在练字,写的是《离骚》这首诗词,可见屈原的品质是多么让人们尊敬,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