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日历,再过两天就要过年了。
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年”更像是传说中的那头猛兽,急匆匆地撞了来,又急匆匆地逃了去。
老一辈经常感慨,过年不如以前那样热闹了,年味也越来越寡淡了…是啊,年味都去哪了?
记得小时候,刚一过腊八,就成天嚷嚷着跟随家长去赶大集购年货,新衣、新鞋、新帽子,年画、年历、糖年糕,看着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商场货架琳琅满目,心里别提多兴奋了。
而现在 ,各种电商平台刚一进腊月就开始各种宣传、提醒加鼓动,人未回家,年货已经快递先到了。
记得小时候,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就是对一年辛苦劳作的最好褒奖,就是对来年幸福的最大寄托。全家人除夕忙忙碌碌,炒菜、炖鱼icon、烀排骨,烤鸭、烧鸡、包饺子,精心准备的年夜饭是最香的。
而现在,任何山珍海味似乎都调不动胃口了,甚至干脆选择去饭店订餐,既省事来又省力。
记得小时候,除夕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必看节目,吃块糖果、嗑把瓜子,欢声不断,笑语不断。
而现在,长辈们经常感慨,节目里除了主持人,一个都不认识。春晚居然成了每年上班后大家茶余饭后吐槽的必选热点。
记得小时候,放鞭炮是过年的重要仪式和小孩娱乐的首选。年三十,五更发纸来一鞭;初一早上,饺子开吃放一鞭;初二,祭财神时点一鞭;初五破五icon又一鞭;元宵闹灯燃一鞭…
而现在,禁放令一年堪比一年严,西安规定:过年如有放炮者,罚款三百五百不封顶;情节严重者,拘你三日五日没商量。
于是叹息:年年都有“年”此“年”非彼“年”。
是年的内涵变了,形式变了,还是我们的思想变了?
这个问题根子还在文化上。
过年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大特征,它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典型的农业文化。
而我们现在的社会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正在由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过度。
我始终认为:对于传统文化这个东西,你如果反复琢磨着看,基本上是要以观赏古老文化化石的那种心态,才能把它全面看懂。
什么意思?就是你如果直接从中调用任何东西,都会最终沦为尴尬境地或者可笑状态。
毛主席对传统文化有一个经典的论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把传统文化的精神作为现在工作生活的重要参考,就是取其精华;而直接调用它的形式,一定是糟粕。
举个例子,古代忠君、忠父,三纲五常那一套忠孝之道,父母去世,你要披麻icon、戴孝、素食三年,你现在还能直接拿来使用吗?
前几年,西安曾经兴起一阵子所谓的“国学热icon”,那可真是逢古必学、唯古必爱。
小学生不用钢笔用毛笔,小姑娘穿着复杂繁琐的汉服满街乱跑,更有各种复古化的“祭拜”“典礼”不绝于耳,与现代社会的节奏形成鲜明反差。
这岂非贻笑大方。
但是,你如果把孝道的精神用在爱心敬老、诚心赡老、善心养老上,是不是既传承了文化精神,又给当今社会做出了贡献?
同样道理,对于“年”这一重要传统文化来讲,什么祭灶神、磨豆腐、打花糕、割猪肉等等外在形式,对我们来讲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年味”在悄然间已经发生了转移。我们更加要看重和追求的是它永远不变的内涵:
在一年开始之时,时刻警醒自己反思一年的收获;
在一年开始之时,时刻警醒自己亲情、友情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在一年开始之时,时刻警醒自己不要被人世间的财色名食睡、物欲横流所束缚;
在一年开始之时,时刻警醒自己带着美好的祝愿开启新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