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对我们来说,就是在踢一场比赛,怎样才能踢得好看,踢的精彩,需要我们自己了解自己的制胜球。学习也是这样。正如最近看的一本书——斋藤孝的《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讲的便是如何学习的道理。
这本书主要阐述的观点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坚持,便能得到突破。
一、 认知自我
书的第一部分,便讲述了掌握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与好处。很多时候,我们学不好某样东西,并不代表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也许只是我们的方法不对。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制胜球,好好专研,认清自我,并加以利用。作者提出“必胜=制胜球+好战术”,要想先人一步找到制胜球,你必须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什么时候最有干劲?了解自己的特点,清楚自己的学习习惯、行动模式以及思维倾向,这样你会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找到自己的制胜球也有启示。其实总结下来,还是需要从认知自我开始,明确自己的目的,然后根据兴趣喜好,学会取舍,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方法,最后你就会掌握“制胜球”。
二、16位伟人的“原创学习法”
要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并不容易,本书第二部分,就讲述了16位伟人,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他们在人生中也曾遇到过关键性的转折点,是他们成功转变的就是其独特的学习方法。在这些学习方法中,你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身情况,能够长期坚持的方法。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命名思考法”,他会提前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计划,严格遵守,为了保持学习的紧迫感,他会制定目标和决定期限。并把目标写在看得见的地方。而他的命名思考法通过给模棱两可的事物命名,明确其概念,直击事物本质。这种方法特别适合有干劲,却看不到成果的人。
本田宗一郎的“不请自来学习法”,他是“耳学与经验结合”,通过向懂专业知识的人请教,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用于实践。想决定好要学习什么,清楚自己的目标,再开始行动。并且他还强调了学习的激情与主动性。这个方法特别适合想要摆脱学历自卑以及做事没有激情的人。
斯蒂芬·金的“外界屏蔽法”,这种方法需要保证自己能在一天的某个时段中,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学习。他通过创造一个场景,与外界隔绝,然后沉浸其中。这个方法适合喜欢找借口说事情多的人。
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学问”,他是一个在英国不适应环境的留学生,通过逆向思维,掌握好自己的节奏,用自己的方法,按照自己的标准,用更加个人主义的行事方式对待文学,成为日本近代文学之父。他的方法适合过于认真,容易郁郁寡欢的人。
歌德的“限定法”,他让自己专注于一件事上,他告诉我们坚持努力的重要性,并且
“先想清楚自己是否有那个耐心、才能、勇气,能否在达到大师水准之前一直坚持下去。”
确定了这个答案以后再下决心也不迟。这个方法适合无法确定目标的人。
吉田松阴的“相互学习法”,点燃学习的激情,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一个人提不起干劲的人。
福泽谕吉的适熟式“切磋学习法”,一位兰学讲师,适塾的特点就是在同一个屋檐下,挤在一个小房间里学生们会自发的开展活动、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同吃同住、相互勉励、共同学习的环境,更容易激发参与者的学习干劲。这种方法适合做事容易找借口的人。
涩泽荣一的“古典学习法”,一位近代实业大家,将《论语》作为精神支柱,用于实业。通过将书本与自身联系起来,把古典当成内心支柱,从而人生不再迷茫。这种方法适合缺少精神支柱的人。
香奈儿的“对镜观察法”,她时刻对着镜子审视自己,认清自我的价值,最终成为时尚的宠儿。这种方法适合叛逆心强的人。
木田元的“外语背诵学习法”,他是翻译多国书籍的哲学家,他认为背诵的诀窍,就是“不断重复”。这种方法适合每天能有规律、按计划学习的人。
坂口安吾的“翻字典断绝妄想学习法”,他不遗余力、夜以继日、全神贯注的翻字典,让自己埋头于多门外语的学习之中,没有时间再去管那些烦扰人的杂念。这种方法适合焦虑不安、内心苦闷的人。
谢里曼的“追求冒险学习法”,他半路出家,凭着自身的财富与憧憬的心,找到了传说中的特洛伊遗迹。这种方法适合不曾为学习着迷的人。当然条件是那些怀揣梦想,事业有成,有能够自由支配的充足资本的人,才能将梦想转变为现实。
佐伯祐三的“激情点燃法”,他通过不断接受外界的刺激,受到大师的严厉批评,决心找到自己的风格,不断探索,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
不要因为害怕批评,害怕受伤就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要珍惜每一次邂逅,拿出勇气,从中得到启发。这种方法特别适合无法突破自我的人。
爱因斯坦的“张弛有度学习法”,他通过音乐调节工作强度,让身心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这种方法告诉我们要在生活中保持好内心的均衡,学习、工作之余,找到一个能令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容易陷入专业领域,困于狭小世界的人。
南方熊楠的“图书馆抄阅法”,他发挥自己高超的理解与记忆能力对书本进行抄写。他告诉我们首先产生兴趣,其次深入了解,最后通过抄写吸收掌握这些知识。但不是机械式地抄书,而是先把看到的内容记在心里,然后还原到纸上。这种方法适合没有体会过调查未知事物之乐的人。
村上春树的“体能强化法”,他每天跑十公里,参加马拉松大赛,挑战铁人三项。他坚信真正支撑脑力劳动的是一个强健的身体。不能因为工作中需要用脑,就忽略了身体的重要性,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不能只依靠“脑力”来完成。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在了解自己性格、身体特点的前提下不断进行锻炼,才能做到持之以恒。我们必须直面自己内心涌现出来的真实想法。
这种方法适合脑力劳动者。
那么你属于哪一种人,哪一位伟人的方法更适合你,从中借鉴,找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三、9种“斋藤式”速效学习法
接着本书的第三部分讲诉了9种“斋藤式”速效学习法,它能够立竿见影,迅速树立自信心,适合还没有找到“制胜球”的人。
1.“一气呵成学习法”
这种方法可以把短板变成兴趣,先试着读完一个自己知道或感兴趣的故事。
2.“连休集训学习法”短时间树立自信心
这种方法是利用节假日,自主的进行短期学习集训。和他人一起学习,定下各自的目标,将目标订的很高,无法轻易实现。关键在于要抓住集中精力、彻底投入的感觉。先不管质量,试着以数量取胜。
�3.“集中学习法”注意力集中,进入巅峰领域(一旦进入其中就会让人觉得异常轻松的领域)这种方法需要在精神紧绷的状态下,坚持不懈的学习。他能让不擅长变为擅长。
要诀是不能拖拉,要事先规定好一个期限,然后集中精力开展学习。期限定在2周合适。
4.�“白纸活用法”轻轻松松手不停笔这种方法不需要反复推敲,而是大脑灵光一闪,就马上全数记在纸上。
5.“身临其境”学习法在电视中迅速找到学习启示。多代入自己,想想自己面临类似的问题时如何解决。
6.�“剪报学习法”它让你用自己的方式整理实时新闻。这种方法帮你学会取舍,在众多选项中,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
7.�“用剪报构建自己的世界”
8.�“耳学法&聊天术”轻松地把隐晦难懂的理论输入大脑。
9.�“王牌参考书反复练习学习法”就是通过题海战术,将王牌参考书籍的习题反复练习,练到十遍就达到完美,这样就能熟练理解与掌握知识点
这9种方法让我们快速学习某种技能与知识,可是学习的意义在于要培养面对任何困难都能勇往直前、沉着应对的精神。我们需要把学习变成强大内心的工具。
毕竟学习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行为。
或许你以前还不会学习,那么看了这本书,我想你已经学会了学习,那么从现在开始认清自我,找到自己的制胜球,并且精益求精,反复练习,坚持下去,你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方法,从而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