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他们宿舍都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两轮毕业论文的磨砺下,最后谁都没打算从事专业方面的工作。王凯、宁远两人依着父母的安排公考回了北京,小胖有个飞天梦,选拔上了空乘。宴清爸妈属于工作狂型的人物,常年不着家。因此他常常在想,努力工作赚钱是为了什么,为了任务生下孩子,扔在家里不管不顾吗,是以到现在也没有找工作的打算。
小时候的宴清偶尔还是有幸福的时刻,一年之中他爸妈还是能抽出几天,一起陪他去玩。因为他从小长得漂亮,在公园里总能引来其他小伙伴的围观,小男孩小女孩都围着他,不知道怎么表达喜欢之情,不一会儿家长们赶过来,又免不了赞一句。宴爸爸想起“看杀卫玠”的典故,担心的要死,后来出面都给他带着口罩。随着年岁增长,爸妈在公司的职位越来越高,出差的频率也变高了。于是从初中开始,宴清就开始了独立生存的生活,自己做饭,自己上下学。
过早的独立,常年的孤独,让他似乎比同龄人早熟那么一点点。宴清喜欢观察大自然,看到一颗大树下面一颗小树,他会想到小树比自己幸福,常年有大树的陪伴;看到单独一颗树,他又会想这树还能给人遮阴呢,我活着是为了什么。妈爸的人生就剩工作了,他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很多个晚自习后的夜晚,宴清睡前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然而直到高考完到报志愿那会儿,也没能有个答案。宴清记得看过一遍科技文,标题是,理解了软件的原理,你就会了解现实世界,于是就被忽悠着报考了软件工程这个专业。然后他理解完软件的原理,却还是没能理解这个世界。
宴清有做道士的打算,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这个人生的意义。他们四人在宿舍的时候,也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王凯和宁远得出的结论是活着就是意义,别多想,这会儿让你死,绝对不甘心,“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就是意义啊;小胖的结论是这会儿和大家在一起,就是他人生的意义,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宴清也想如此豁达,然而就像他常做的那个梦一样,梦里的世界白茫茫一片,他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在奔跑,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本着“博学”的校训,他开始求助于哲学,然后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没能拯救他,有一次在图书馆翻到了《庄子》,庄子说,自得的人生,你会忘了自身的存在,把自己溶于大千世界,达到忘我的状态,连自己都不存在了,还需要去问自己存在的意义吗。宴清觉得很有道理,他想他是过于沉迷在自我的小世界里了,于是他开始融入这个世界,然而红尘万物入眼,心如何能不受其扰,要做到忘我谈何容易。
机缘巧合之下,宴清在龙虎山一个破落的道观里,认识了一个道人。那老头熟知易理,对道家学说、养生之术又颇有研究,教给宴清一套清心打坐的方法,短暂解得扰心之苦。距离上次去龙虎山已经3年多,宴清在小胖那里住了2个月后,再次出发去往龙虎山。距离上次来到这,什么都没有改变,一壶茶、一张琴、门口的锄头,搭配在一起,毫不突兀。一曲完毕,宴清直接了当表明自己拜师的决心,老道一口否决:
“能有个人陪着一起修行,当然是很好的,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不过你刚出校门,还未经历全世间的七情六欲,我怕你心性不艰,迟早后悔”。
宴清知道自己这次不会成功,于是问道:“那如何才能让你相信我真的想隐居修行”。
“演艺圈最是纸醉金迷,而演员需去体验人生百态,我看你有这方面的缘分。如果你经历演艺圈3年,还能初心不改,到时候再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