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国庆时,我回到了我的老屋。

是的,我的老屋。我不愿意称呼它为“老家”,更喜欢叫它“老屋”。总感觉“家”这个字眼太过于飘渺,不实在,还是“屋”更可靠,有脚踩在土地上的那种坚实感。

老屋很老了。

老屋是当年我姥爷娶我姥姥时盖的三间大瓦房。那个贫苦的时代,家里有三间大瓦房是富裕的象征,也正是如此,姥爷才娶到了当时“村里一枝花”的姥姥。如今,姥姥姥爷都八十多岁了,老屋已经陪着他们已经度过了风风雨雨的六十多年。

老屋很老很老了。

老屋还是当初的土抹墙,没有刷水泥。如今土层已经剥落,露出里面的蓝砖,整个墙面斑斑驳驳,像是岁月把风霜都刻到了老屋上。

老屋的门,还是当初的木板门。三块木板拼成一扇门,门框门檐也都是木的。原木切割成的木板,直接做成了门。虫蛀的痕迹,刀斧砍伐的痕迹,都保留了下来,坑坑洼洼的,就像老人脸上的沟壑。

图片发自简书App


伸手推门,门柱“吱吱呀呀”地响,惊起的灰尘在阳光下四处逃窜。老屋里很暗,过去的那种小木窗户,钉上纱网,防止蚊虫进入,采光很差。等眼睛适应了老屋的环境,你就会发现,老屋里面也是很老很旧的。正对门是斑驳的墙体,挨着墙放着掉漆的枣红色长条漆柜,再往前放着一张漆成大红色的木桌,桌下放着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装着大米,黄豆,咸菜。桌脚还有两瓶夏天没来得及收起来的六神花露水。左右两边的房子用木板分割,分别是姥姥和姥爷住的地方。

很老很老的老屋住着两位很老的老人。

从我进门开始,他们就开始从各自的小屋探出头来,迎接我的到来。他们忙碌地想要给我做饭,但是我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吃过了,就不让他们再做。再三询问确认我吃过饭后,姥爷便去外面继续收拾豆子,我陪姥姥说话。

其实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听。姥姥絮絮叨叨说的无非是谁家的姑娘又出嫁了,谁家的玉米今年丰收了,再往后便是那些我已经听了不下百遍的小时候的故事。不过,我获得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我邻居家比我小一岁的那个姑娘出嫁了。嗯,是有点震惊。比我大一岁,比我小一岁的都结婚了,只有我,还在上学。可能自己要单身一辈子喽,偷偷地想。

两位老人养了一只黑色的狗,叫“黄毛”。其实不是它的名字,是它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的名字,嗯,也就是它太姥姥的名字。它太姥姥是一只黄色的狗,所以有了这个名字。后来,后代们不论什么颜色都叫这个名字了。但是不能理解的是,我每次呼唤老屋的猫咪,它都会屁颠屁颠摇着尾巴过来,眼巴巴地坐在我的面前,用湿漉漉的眼睛看着我,而我总忍不住把给猫咪的食物分一大半给它。

对,还有一只猫。一只黄色的猫,名字没有,平时就猫咪猫咪地唤它。它似乎不太喜欢我,每次唤它跑过来的都是狗子。它很懒,平时就窝在墙角,有太阳的话就在门口晒晒太阳,跟狗打着玩儿。只有在天冷,它想窝在我的被子上时,才会好脾气地对我喵喵叫。早上起来,听到“呼呼呼”的声音就知道,这家伙又窝在我的被子上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简单吃过早饭,搬把椅子坐在有阳光的地方看书。后来,太阳越来越高,把书收了,把假期带回来的衣服晾在绳子上,晚上去拿,衣服就变得暖暖的。

老屋的时光就像凝固了,站在院子里的阳光下,看着刚收下的豆子,一垛垛整齐的玉米芯,挂着几个红灯笼的柿子树,一尺长的蒜苗,在土坑里刨虫子的母鸡,晒太阳的猫,想和猫玩的狗,我真的感觉时光似乎忘了这个院子,这里的一切已经脱离了俗世,是一个世外的桃园。这一刻,我感受到了“永恒”。

一旦轻松下来,时间就收缩成了一个毛线团,收收放放假期就过去了。收拾行李,我又该出发了,去向那个灯红酒绿的大千世界,去追寻自己的梦。再见,我的老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姥姥搬到新楼上去了,老房子拆了,也没提前回去拍几张相片留个念想,心里非常可惜。老屋是我妹妹出生那年盖的,我和妹妹...
    积木的影分身阅读 3,865评论 8 6
  • 老屋 老屋是姥爷的祖辈传给他的一幢青瓦老房。 我喜欢中国古老的青砖建筑,老式的青砖瓦房浓缩着传统建筑的精髓...
    绣_ba37阅读 4,204评论 1 4
  • 人生路上有一些朋友总是幸福的事情。什么是朋友?朋友是一种相遇。茫茫人海中,朋友能够彼此遇到,能够走到一起,彼此相互...
    慢城wucheng阅读 3,793评论 0 4
  • 真正意义上和马森熟悉,是在叶落满地的梧桐树抽出新芽的时节。还记得那是大一刚开始的春日,排球赛的宣传海报贴满了校园宣...
    seven王王阅读 3,273评论 0 1
  • 没有一棵大树长向黑暗,躲避光明。阳光,是树木生长的希望所在,大树知道必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阳光,才有希望长得更高。 ...
    Tracy_zhang阅读 1,0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