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当我读到第十三章 “户外教学马虎不得”中的“户外教学小偏方”时,雷夫老师说:“我最喜欢带学生上路,而学生往往是提着行李离开旅馆,让柜台人员依依不舍;或是在享用大餐之后,餐厅老板退还钞票然后再请大家吃点心。更有过特别的经历,别桌客人一声不响走到收收银台帮助学生出钱!这些外人眼中的奇迹为什么发生?这不是奇迹,也不是我藏着独门的教学花招。”读到这里我心里开始有个疑问了。我也不急于往下读,合上书静静地想了想,难道这就是雷夫老师的言传身教的结果吗?还是在什么的影响下孩子们学会了依样学样呢?
接下来我带着疑问慢慢的品读这篇文章。读到这篇文章的第三段是我的疑惑突然被解开了。“当孩子接触新环境和观察他人时,你可以由此培养他们端正适宜的举止。有些学生行为不当,原因是环境使然。”由此我知道了,孩子们之所以有温文尔雅的言行、端正适宜的举止,是他们有机会欣赏歌剧,目睹了周围全是彬彬有礼的观众;是他们住在高级旅馆,举目所见都是举止得体的绅士淑女,幼小的心灵自然而然仿效。我很赞同雷夫老师的观点,古语有言“染苍则苍、染黄则黄”,良好的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也不尽然。譬如儿子的朋友——翟某某,我以前的学生。他从小学到初中都一直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孩子家庭生活条件不富裕。母亲是智障,父亲是哑巴,还有年幼的弟弟,全靠爷爷,奶奶挣钱的六口之家。我刚开始接触这个孩子源于他四年级是我的学生,他瘦小不善言谈,但待人有礼貌,成绩优异。那是我校四年级就这一个住宿班,这个班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学生纪律特别的乱,成绩更不用说了,唯独他的成绩在全年级都是遥遥领先的。现在的他已是一名即将升入高中的学生。论家境家孩子家庭生活条件不富裕,没上过辅导班,没有去过大城市旅游,没有进过电影院,没有进过什么高档的餐厅和旅馆,更没有到过各大名校去看看。你说孩子待人接物的礼仪从哪里来的,好成绩的取得靠的是什么?
不言而喻,靠的是一个人的内驱力。由此可见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平时除了对孩子言传身教,让孩子们依样学样之外,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孩子的内驱力一旦被唤醒,他的内心就像有一个发动机一样,不需要靠家长威逼利诱,也能自行运转,推动着自己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成长。 当孩子有了学习内驱力,他们就能顺利进入到自主学习的理想状态中,逐步朝着自己的远大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