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组织整理:建立好清单
“一个良好的组织管理系统,可以让大脑彻底摆脱低层次的思维,把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当中,但这个系统一定要比大脑更可靠,才值得我们信任。”
“哪些最不擅长利用时间的人,总是第一个跳出来抱怨时间不够用。—— 让·德拉·布鲁斯尔”
内涵: 确保每个事件所处的位置与它对你的意义相吻合。如果你认为一个东西属于参考资料,那么它就应该在参考资料的位置。
目的:减轻认知负荷,不必再不断思考:我需要怎么处理它
操作:建立清单并及时更新。
1 基本分类:项目清单;日程表;下一步行动(提示信息);等待他人完成;将来也许清单;参考资料(支持项目行动和决策的辅助信息,不能直接当作提示信息,容易让人感觉压力大)。
2 不同类别的事项间界限分明,无论是视觉上、具体形式上还是心理上
“大多数人使用清单仍然效率低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把所有未竟之事分门别类地列入清单。”
3 日程表只应记录对时间有刚性需求的事件。
“很多人都把第二天想做的事情列成待办事项清单,想当然地把那些第二天能完成的事情都写在里面,但实际却很难如期完成,从而需要将未完成的事情转到后天的待办事项中。”
4 对于无刚性时间需求的任务,可按情境(即完成该行动需要的工作、地点或情形)来分类,比如“在线清单”/”电话清单”/“外出清单”/“办公室清单“/”常联系人物清单”/“阅读清单”。
“周密地斟酌在什么地点你能够执行和不能执行哪些行动。“
5 列清单时尽量降低任务难度。如在电话清单中直接写好电话号码,外出清单中再按地点分类(地点提醒功能),常联系人物再按“老板、同事、配偶、孩子”等分类,随身携带阅读清单中的读物以利用偶然的闲暇时间。
6 等待清单:哪些你不关心过程只关心结果,但需要跟进以便调整计划或避免危机的事情
7 跟踪任务最高效的办法: 任务出现时,第一时间归入对应清单,然后丢掉原始信息。
8 利用好任务本身的属性,如为电子邮件设置分类文件夹。
9 项目清单: 所有2分钟以上必须本人处理的未竟之事(完成这件事需要一个以上的行动)的集合,不包含具体执行方案,也不按照重要性、紧急程度来排序。
10 未竟之事可能出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让你觉得需要解决的问题;目标、梦想与愿望;反思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改进方案)
11 及时在对应的项目中记录即时灵感
12 及时清理过时的资料,参考资料需要分类处理之后才能归档,否则就变成了资料堆积。处理资料:1)判断是否需要下一步行动 2)确定其潜在用途,以及它应该以何种方式放在哪个地方
“如果资料纯粹是为了参考,那么唯一的问题是它与耗费的时间和空间是否等值。”
13 将目前确定需要行动的任务与暂时不需要行动的任务分开
$�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