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这个词很美好,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它就来到我们身边。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一幕:在我们长大之后的某一天,爸爸妈妈会跟我们讲述我们出生时住过的医院,隔壁床那个比我们早出来几个小时的小伙伴,你们一起哭过,眼光接触过,甚至可能两只小手触碰过......我们的第一位朋友就在这里诞生。
上了幼儿园,我们会先跟离我们最近的小朋友成为朋友,再跟那个稍远点,对着我们笑的小朋友成为朋友......这阶段,我们更多的是活在别人的意志中,相处模式可能是更偏向于顺从与合作。
到了小学,我们有了自己的意识,我们与朋友的相处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这个阶段就会与那些更能照顾自己感受的同学成为朋友。
再大些,到我女儿的年龄(12、13岁),除了感受,我们更多的有一种自我意识,并且经常会思考意识带给自己的感悟。比如这个同学的做法是否合理,他是个怎样的人,该不该与之成为好朋友等等。。
以上是我陪伴女儿成长过程中,观察她在交友方面自我探索的一些发展规律。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助力孩子,如何指引孩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是否拥有良好的心态及正确的观念尤为重要。
下面分享我女儿的朋友类型,及我的引导。从她们的相处模式,大致分为三类朋友:
(1)一类是自我意识比女儿强的,她们的相处是一种失衡的模式。一开始女儿会迁就与妥协,到后面她会感到无比的委屈。
(2)一类是和女儿一样愿意互相迁就的朋友,他们的相处模式是和谐。
(3)还有一类是和她互相竞争的篮球队队友。这类朋友与她相处总能挑起争端,最后也总会不欢而散。
这三种朋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重要的还是在于我们用怎样的态度来看待。对于第一种朋友,我会引导她更多地注重自己的感受,提高自我价值感。
对第二种朋友,我会鼓励她对朋友保持着一种尊重和爱护,在和谐中一起探索一起进步,建立更加深厚的友谊。
对第三种朋友,我会引导她怎样将竞争化为动力,让自己进步。同时提醒她,如果对方总是用攻击的言语来伤害彼此的感情,可能是因为对方不够自信,觉得比不上她,这种情况下,可以鼓励对方,并且告诉她“我能接受你比我优秀,我们可以互相竞争一起进步,因为我们是好朋友”。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清楚无论是孩子还是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上总有欠缺的时候,因为人是复杂的动物,但我们是可以通过学习让自己成长。我还相信只有坚定了自己内在的,有了良好的认知,良好的关系自然而然的就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