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你真的以为自己“会”听别人说话吗
正文:
每天5分钟,读书共成长。朋友们好,欢迎来到“心灵成长驿站”。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柯维的智慧》。
这本书作者是人类思想巨匠史蒂夫·柯维,曾被评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书中介绍了包括责任、平衡、选择、贡献、勇气等18种创造奇迹的高效能原则。
他不仅通过理论,也通过一生的实际行动提醒我们那些“经久不变原则”的力量,告诉我们生活无比珍贵,可以碌碌无为,也可以活得精彩。
这次分享书中3个重要内容,分别是听觉误区、聚光灯效应、移情聆听,让你走出倾听误区,真正变成会听的人。
1.【听觉误区】
一位父亲对我说:“我真不能理解我的孩子,怎么就一点都不听我的。”
“我重复一下你刚才说的话吧。你不理解你的儿子,因为他不听你的,对吗?”
“是的。”
“我再说一遍。你不理解你的儿子,因为他不听你的。”
“我就是这么说的。”他有点不耐烦了。
“我认为要了解别人,你要听他的才对。”
“奥!”他沉默了好一会,仿佛大梦初醒般叹道,“奥!”
这是《柯维的智慧》中提到的:作者与一位父亲之间的对话,讨论的是父亲与儿子的关系问题。类似的情景,相信你并不陌生吧。事实上,大多数人在倾听他人时都没有试着去理解,而是想着怎样答复更贴切。他们要么在说,要么准备去说。用自己的思维来过滤一切,以己度人。
2. 【聚光灯效应】
为社么会这样呢?你可能会说:我一直在听啊。没错,但是大多时候你是以“自我中心”在听,在你内心始终有个潜台词:我所感受到的一切,也应该是别人感受到的一切。我的视角也是别人的视角。我就是这个宇宙的中心。
类似地有个实验:假设你穿着一件特别奇怪的衣服到一群人中走一圈。你认为会有多少人注意到你?实验表明人们认为会有超过50%的人注意到,而真实的结果是这个数据只有不足20%。这种现象就叫做聚光灯效应,也就是说无论在哪儿,你都会认为聚光灯是永远打在你自己身上的。、
因此,你的思维,你的想法,不见得和别人是一样的。然而很多情况下,我们却天真地以为,我们的观点也必然是别人的观点。
3. 【移情聆听】
那如何摆脱幼稚的自我中心,远离“聚光灯效应”呢?有这么几个办法:
001 移情聆听
移情聆听是带着理解去倾听。首先要寻求理解,彻底地理解。移情不是共情,后者是一种认同和判断形式,更适合用来表达感情和回应,却容易养成对方的依赖性。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比如父母与孩子进行沟通的前提,是倾听和理解,而不是说教或者立规矩。当孩子真正敞开心扉时,父母才能对他更加了解。孩子的想法才会变成父母的想法,彼此之间的信念才能达成一致,也就是同频。
002 知彼解己
猫叔说:被认可、被鼓励、被赞赏,是我们的刚需,也是他人的刚需。除了物质,人类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心里,即被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满足了对方这个基本需求后,你就可以着重于施加影响力和解决问题了。
知彼解己就是首先试着理解他人,再努力让对方理解自己。比如如果你看重与家人的关系,就应该积极、主动表现出你对他们的理解,明确表明你不是只为自己的考虑打算。大多数争论并非真正有分歧,而是由于自我意识和误解的存在。
003 取消交易
“取消交易”听起来像是生意场的专业用词,但它同样适用于交流的场景。当你在头脑中思考“取消交易”时,可以坦率地说:我只想要双赢的结果。不希望我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你却对此不满意。让我们努力找出双赢的解决方式。如果找不到,那我们宁愿取消交易。
说过的话就像从空中跑出去的鸡蛋,再也收不回来,只能对落地地上的一片狼藉视而不见。与其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不如提前”中止交易“。然后问问自己:我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然后你就知道如何对待别人。
总结一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独立的心理世界,你所构建出来的心理世界和别人构建出来的心理世界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同时珍惜每一种思想的价值,因此倾听时,要换位思考,多从他人角度出发,才能汇集整个世界的精彩。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