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说的仪式,主要是婚礼、孩子的百日宴这种类型的。
以前,觉得婚礼、百日宴这种仪式非常麻烦,明明是自己的事,却还要邀请各路人马,前期要做各种准备,消耗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想想都觉得累。
但是参加表哥女儿百日宴的时候,看着小姨抱着小孙女时笑容洋溢的样子,那一瞬间,才意识到人生真的需要这样的仪式。这是一个开始,更是对自己、对家人的一份犒赏,一份期许。
小侄女的百日宴,在一家华丽的酒店举办。那家酒店布置的很特别,一楼摆放了大件的红木桌椅,大厅中央是通向二楼的台阶。台阶很高,有点陡,铺了红毯,人走上去,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小侄女的百日宴就在二楼,宴会厅很大很明亮,客人很多,想要找人,要花费一些功夫。
主持人讲完话,直接上菜,众人起筷。小姨则抱着她的小孙女,招呼客人,来来去去,一刻不得闲,她的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很少看到小姨这么开心。穿着红色纱制上衣、黑色阔腿裤的小姨身影翩翩,她原本打算穿平时的旧衣服,被一群小辈们“怂恿”着才穿上新衣,因为人多,她有点不好意思。
看着高兴的小姨,看着岁月在她脸上留在的痕迹,恍惚回到十多年前的时光里。
十多年前,小姨和姨夫刚离开他们那个用水要挖井、乘车要走几公里的村子,拖家带口的在镇上租了房子,做生意。那时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在田地里讨生活,计较着各种作物多少钱一斤,小姨一家走出来算是勇气可嘉了。但并不是走出来,立马就能过上好生活。
他们最开始租的房子,用三合板隔成两间,房间里的床很小,比学生宿舍里的床铺大不了多少,一家四口人挤在那里。我偶尔也去玩,晚上和忙了一天的小姨、表姐看风靡一时的《流星花园》,看到动情处,小姨忍不住掉眼泪。放完一集,小姨喊我和表姐睡觉,我们不听话,她扬言要凑我们,当然,小姨才不会凑我们这些小孩子,她也就吓唬吓唬我们。
他们一家住在镇上,但村里的家还要常回去看看,农田也需要打理,所以,小姨和姨夫两地跑。两地奔波,很疲乏。做生意,也遇见过坏心思、不讲理、赖账的人,也赔过钱。但在印象中,小姨从来没有抱怨过,她和姨夫都没有把生意上的不顺迁怒在家人身上过。我每次去她家时,她会买来新鲜水果,姨夫会带着我去吃一顿当时我眼里的大餐。到现在也是如此,总是乐呵呵的姨夫用美味哄小辈们开心。
在三合板的屋子里挤了几年之后,小姨和姨夫又举家搬迁了两次。很多年间,他们都常常在镇上和村里往返,我也能想到纤瘦的小姨顶着大太阳、拎着大包小包走在村头路上的孤寂身影。而这三次搬迁,也都离他们村里的家越来越远。不过,可喜的,生意比以前做的好了,后来小姨家买了辆车,回家方便了些。
买了车子的小姨、姨夫,有空时载着年过六旬的外婆外出游玩。外婆过生日那天,他们开了几个小时的车,带外婆去一艘远近闻名的船上吃生日餐。小姨和姨夫时刻把家人记挂在心上,发现了好吃的、好玩的,会带着家里老人、孩子一同玩乐。
表姐表哥毕业后,小姨家在县里买了套房,小区周边环境很好,有个大公园,她们一家人再也不用挤在三合板隔开的房间里。新家被小姨打理的整洁干净,小姨用阳台上的花当微信头像,那花灿烂的像小姨明媚的笑脸。这时的小姨,和当年一样纤瘦,一些细纹印在了她清瘦的脸上,但她还和当年一样,笑起来时像个少女。姨夫依旧会带着一群孩子们吃大餐,他的头发变白了,说起话来也没有从前那么洪亮,但他依旧幽默爽朗。
我得知小侄女要出生时,首先想到的是,小姨又要有的忙了,当了奶奶的她,更有操不完的心。小姨才不管这些,她开心地合不拢嘴,早早就给未出生的小宝宝,做起了小衣裳、小被褥。
百日宴上的小主角,在小姨怀里睡的正香。小小的她不知道,这个华丽的百日宴,算是小姨和姨夫奋斗了快二十年的成果展现。那个通向二楼宴会厅的,高高的台阶,小姨和姨夫用了十多年才走完。走到台阶顶端进入正厅时,他们不仅仅是父母亲了,还成为了爷爷奶奶。
看着小姨在宴会上的翩翩身影,再捏捏小侄女嫩滑的小脸,我猛然间意识到仪式的作用。这个百日宴意味着小侄女不再需要像她的爷爷奶奶那样,住三合板隔开的屋子,也不需要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追赶过往的汽车,她更不需要走几里路去上山村里的小学,她的起点已经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两代人重新铺就。虽然把这个成果放在万千大众中去比较,可能微不足道,毕竟还有很多人实现了阶层的逆袭,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为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和条件,能够一代比一代更好而不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就是人生的盼头和希望了。就像《壁花少年》里,爷爷在电视上看到外孙成为蓝球明星时喜极而泣,因为外孙再也不用像他当年因没钱读书而去磨坊做苦力。
这个百日宴的仪式也是小姨一家在多年艰难跋涉后,对一家人的犒赏和对未来的期盼。有了像百日宴这样盛大、喜庆的日子,会给小姨一家更多的面对未来的勇气和期许,期待日子越过越好,期待宝宝健康成长。毕竟人生中值得庆贺的、能够展望未来的节点并不多,大部分的日子都需要隐忍,需要追赶,需要一步步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