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儿子喜欢思考哲学性的问题是随了我的话,那么喜欢钻研的这个特点可能是基因加习惯的双重组合。
最近他自学编程,学习过程中是那种你叫也叫不应的心流状态。这让我想到我小的时候酷爱钻研,那时候的状态跟现在的他几乎一样。
记得小时候我们的音乐课是不会教简谱的,然后我就把那种路上捡来的歌谱照着唱的调来把简谱学会。后面又听到《送别》这首歌特别喜欢,无意间又找到了它的五线谱和简谱,接着又对照简谱研究起五线谱,于是五线谱也会认了。后来爸爸收了一个电子琴,我又自学弹奏电子琴。虽然这些都只是皮毛,但是这种钻研的精神直到现在我依然在深深受益。
那么儿子只是遗传了我的这种钻研精神吗?答案绝对不是。这也是因为我感受到了钻研带给我的好处,所以我也有意识地去给他钻研的土壤。前两年,我买了菌包给儿子观察它如何长成漂亮又美味的蘑菇。我老公买了望远镜给儿子观察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尽管好像啥都看不到。我买了显微镜给儿子观察周边的花花草草,蚂蚁蚊虫。我买了蚕卵,带儿子一起把它一路培育长大,最后变成会飞的娥,记得当时儿子还恋恋不舍。我会带他去外婆的地里观察感受菜如何长大,会去挖土找花种草种养出一株株小花小草。在他刚上一年级不久,由于识字量还行,我就开始教他查字典,所以他经常没事就在钻研新华字典里的字,跟我讨论各种多音字形近字。在他二年级的时候,他开始对生物地理感兴趣,我陪着他一起看了各种生物地理书,直到最后他把初中生物地理书都看了个遍,我又通过同事推荐给他看了有关生物的日漫剧。从一年级入学第一天,我就告诉他每天可以有30分钟的手机时间,但是必须用来玩益智的游戏,只要每个游戏他能说出三条好处(例如培养创造力、探索精神、开拓思维等)就允许玩。于是他每天玩30分钟游戏已经成为了日常,这两年里他玩“迷你世界”“我的世界”这种已经创造了让我非常诧异的他的家。他也会搜索各种有益的游戏,用他的话来说:“我不知道我还有什么游戏没尝试过了。”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首先,他绝不沉迷游戏,因为不用羡慕别人有游戏玩。其次,他锻炼了两年多的思维。另外,他的视力目前都是5.1,并没有什么问题。
说这些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当我身边很多家长或朋友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能够沉下心来学习,能够钻进去的原因时,我想系统分享一下也不是件坏事。一切都不是有肯定的答案的,但是一切的发生一定有它的原因。我想大概就是因为我重视钻研这种品质,所以我会想一切可以帮助他形成这种品质的方式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