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又要到了,你的购物车怎么样了?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间歇性冲动消费的“践行者”。
今年八月,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用一个月时间,盘点了我所有用的一切》,用Excel表格整理出了我当时所有的一切物品,从购买过的课程到没有看过的书。我发现,家里很多东西的使用率都非常低,甚至没有使用就过期了,但购买时却毫不犹豫地下单。
构成冲动消费的原因各式各样,其中,对理想生活和理想自我的向往,是主要因素。
说起来很有意思,我曾经学过一些文案课,课程中也讲到过一些寻找产品需求的方法,其中一个,就是为用户塑造出一个“理想自我”。
但如果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仅凭某一样东西和物品,是无法使一个人完成跃迁的。消费主义所带来的一切美好,只是泡沫,说成是商家的圈套也不为过。
社交媒体开始鼓吹精致生活,和借贷制的流行相得益彰,“我现在应该过怎样的生活”变成了“我现在就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这种想法的可怕之处在于,我们前置了消费,却没有前置努力。
前几天刚好看了一部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这部纪录片一共三集,讲述了商家和营销人员是如何千方百计让我们支付更多的钱,购买更多商品的。
片中的很多场景,是在直接与各大商业巨头对话,主持人经常会很“刚”地问对方:“你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否是错的?是否对消费者不利?是否是在利用……”
必须说明的是,这部纪录片的确存在一定偏向性,态度锋利鲜明,不是一部客观陈述的纪录片,同样需要理性看待。但至少,泼一泼冲动消费的冷水,还是可以的。
我大致将纪录片中提到的内容分为六个小点,而“无节制消费的元凶”,既有营销手段,也是多年来我们这些消费者自我选择的结果。
看过这篇文章,或许你会为自己的购物清单进行一次精简。
01 | 计划报废
“计划报废”,可以理解为“淘汰式消费”,也就是说,一些商家会故意设计出容易损坏的产品,售卖给大众。
故意降低品质,这件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早期,东柏林欧司朗公司甚至曾联合当时的其他电气公司,共同签订了一项协议,规定了灯泡的最高使用寿命,如果超出规定使用寿命,还会受到处罚。
从上个世纪开始,“计划报废”已然成为众多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打印机墨盒中,设有内置计数器,到达一定使用次数后,就会提示“墨用完了”;
洗衣机中设有极易损坏的加热元件;
电动牙刷安装了密封面板,无法更换电池。
……
就这样,不断消费,变成了我们生活中必须的义务,而不是选择。
02 | 植入淘汰观念
如果说“计划报废”,是商家有预谋地缩短商品使用寿命,计划淘汰;那么,在消费者心中植入“淘汰观念”,就是要让消费者主动选择购买新商品。
从冰箱到汽车,商家开始有意识地制造“不满”的理念,。
消费主义听起来非常美好——消费者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普通人也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这种美好是超越支付能力的,被渲染和洗脑的。在产生对已有生活的“不满”情绪之前,还有一个词是“攀比”。
我们不仅和身边人攀比,还会被各类媒体、广告洗脑,开始渴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果一件商品已经过时,那么即使它仍然可以使用,也变得毫无价值。
03 | 一次性消费文化
大量购买和快速淘汰,形成了一次性消费主义。
曾经,人们认为家具是可以终生使用的,后来,宜家出现了,沙发变得像薯片一样,所有家具都可以被淘汰。
至于电子产品,我们更是早已经接受了不断淘汰、升级的概念,毫无节制地购买更新、更快的产品,哪怕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外观。
04 | 植入恐惧
没有人会认为谨慎、理性是消极词汇,但是商家却痛恨的恰恰是消费者的谨慎,他们要做的,就是绕过我们的理性,将购买欲植入我们的意识中。比如,植入恐惧,然后提出解决方法,就像救世主一样。
那么,我们恐惧什么呢?
我们恐惧危险。
于是,汽车开始贩卖安全属性。
我们恐惧疾病。
于是,12美元的维他命水出现在了货架上,虽然后来证实,这种维他命水只是一种毫无作用的含糖饮料。
我们开始使用各种抗菌产品,虽然普通香皂和抗菌香皂的清洁效果是一样的……
我们恐惧死亡和衰老。
于是,游戏行业发现了商机,推出各种智力游戏,并通过评分对你的大脑进行“测评”。
各种激光疗法、敷贴产品被炒得火热,激素产品令人趋之若鹜
我们恐惧反常,担心自己不符合标准,害怕跟不上社会时钟,畏惧落于人后……而所有这些恐惧和弱点,都是商家眼里的商机,营销人员研究的“痛点”。
05 | 玩乐消费
我们小时候都看过动画片,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小朋友每天期待看的《变形金刚》,或许是一部“广告”片,至少起到的广告的效果呢?
塑造一个卡通形象,然后用来销售产品(往往还是生活中的非必需品),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IP授权。
营销人认为,如果能让成年人表现得像孩子一样,那么他们就会变成更好对付的买家。
方法之一就是,商家总会鼓励成年人,释放自己的童心。
除此之外,游戏行业中还会通过各种方法,促使用户产生“粘性”。
比如,设立玩家排名、成就制、以及各种关卡和奖励。
06 | 信贷和即时消费
和小孩子不一样,成年人总是想太多,而犹豫和谨慎,恰恰是营销人最不想看到的。
于是,他们希望我们可以屈服于即时满足,而信用卡则是冲动消费的推手。
现金付账会让我们感到痛苦,而使用信用卡,则把痛苦推迟到将来。这一点和线上消费异曲同工。
整部纪录片有一个观点我非常欣赏:对自己负责。
因为,商家会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对他的商业帝国负责、对品牌负责,甚至更高一层的,对品牌、对社会、对大众负责,但绝对没有办法、也没有精力对每一个差异化的消费者负责。
他们不会为你的生活负责,能照顾好自己的也只有自己。
不论我们拥有什么,市场上总会有更好的选择出现。
在还没有能力控制好理性消费和感性消费的占比时,想要聪明地买买买,最底层方法只有一个:买真正需要的。
喜欢的东西,当然也可以买,但前提条件是:真的会使用,且支出和当下财务状况匹配。也就是,在“我想买”之前,先确定“我是否应该买”。
毕竟只有自己才是生活的掌控者,不是商家、营销人或广告。
而需要掌控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