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14日,张爱玲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市比华利山立了一份遗嘱,在法定公证人与其他三位证人面前宣誓完成,一切依照当地法律。
三年之后,张爱玲病逝于她在洛杉矶西木区的公寓内,死后一周被房东发现,这份遗嘱也被公诸于众。遗嘱中,张爱玲将遗产和版税全部送给了好友兼经纪人宋淇夫妇。
据张爱玲后来的遗嘱执行人,宋淇之子宋以朗透露,张爱玲去世后,她的银行所有户头约有3万美元,除去丧葬费、清理费用、遗物运费花去1万多美元,所剩尚有1万多美元现金。
另据传言,张爱玲疑似有笔银行外币存款,达32万多美元。
不管张爱玲的遗产最终有多少吧,她在将遗嘱寄给宋淇夫妇时,附信对遗产做了如下安排:
如果我的钱有剩,那么,(一)用在我的作品上,例如请高手译,没出版的出版……(二)给你们俩买点东西留念。即使有较多的钱剩下,也不想立基金会作纪念。
张爱玲没有子嗣,她的第二任丈夫先于她去世。在立遗嘱时,张爱玲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弟弟是她在世上的唯一亲人。
很多人奇怪张爱玲为什么不给唯一的弟弟留遗产,并从姐弟感情,张爱玲与宋淇夫妇感情等方面分析原因。
其实船长觉得,这跟张爱玲与弟弟的感情无关,张爱玲没给弟弟留遗产,符合她一贯的金钱观。
先谈张爱玲的金钱观。张爱玲向来不把感情与金钱混为一谈,跟母亲、姑姑都是明算账。这可能是从小受母亲和姑姑影响。张爱玲的母亲和姑姑一度感情非常好,一同出国留学,回国一同租房住,账都算得清清楚楚。
《小团圆》里写张爱玲的母亲有一回出国,一度国内账户由姑姑代管,而被挪用,母亲在张爱玲面前抱怨,让张爱玲非常吃惊,可见张爱玲关于金钱关系的界限感很强。
张爱玲和姑姑感情很好,曾经一同吃住也都明算账。甚至于跟自己的母亲,因为感觉母亲对她“像是过分计较的投资人,心疼在她身上花了不少钱”,张爱玲后来就把这笔投资算得清清楚楚,兑成金条还给了母亲。
张爱玲曾说,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是很严格的考验。她和胡兰成分手后,就把拿他的钱全还给了他。
其次,张爱玲对弟弟并没有赡养义务,遗产本来就不应该给他。
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去往香港。1955秋,张爱玲又从香港移民到了美国。1988年,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终于和在美国的张爱玲联系上,他给张爱玲写了一封信,说他准备结婚,但没有钱买房子。张爱玲在回信里说:“没有能力帮你的忙,是真觉得惭愧”,又说“其实我也勉强够用”。
船长觉得,从小受西式教育,又在西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张爱玲,其实一点没觉得惭愧。
最后,张爱玲对自己的作品是有野心的。一直到去世,张爱玲都笔耕不辍。把遗产和作品打包托付给深谙行业规则又有运作能力的友人,是最符合张爱玲利益,也最合理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