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些年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的类型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但在总体上,面试仍然是一项以说为主导的考试方式。面试的考察途径就是说。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思维是说得好不如做得好,但是在面试现场,做的好只能通过说得好来体现,甚至做得好未必胜过说得好。对一个即将推进面试室大门的考生来说,真正的问题显然不是说得好和做得好哪个重要,一个能说会道且能说到点子上的考生,无疑很有可能成为面试考场上的赢家。
几乎每一个从面试竞争中落败的考生都会自责地问:为什么我说不过别人?
说起来这真是个问题,面试的无奈也在这里。也许你不见得比别人差多少,但就是不怎么会说,有些竞争者不见得比你优秀,但人家就是会说。在以说为主的面试考场上,这样的考生就是有着不可撼动的优势。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的古训在面试考场上是行不通的,肚子里再有货,说不好仍然没用。
说不过别人,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有以下三条:
一是说得太快。经常会见到一些口若悬河不带停顿的考生,而且以女生居多。这类考生往往能蒙住一些注意力不怎么集中的考官,但如果仔细分析这些考生的答案,基本上都是“葡萄就是水果的一种,水果里面包括葡萄”这样的车轱辘话,来来回回,反复倒腾,让他归纳一下要点,立马原形毕露。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语速太快的背后,是本人的焦虑和自卑。在考场上使用过快的语速,只会加剧自己的紧张,同时也使答题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过快的语速,对于考官也是一种不太正面的体验。由此可见,说得快根本不是什么加分因素。
二是说不到点子上。根据我的经验,说得快和说不到点子上几乎是孪生问题。说得太快,大脑会被迫放弃对嘴的管理,思维跟不上语速,自然难以保证答题质量。因为说不到点子上,一些考生会试图通过事先准备的套话来避实就虚。这些问题显然逃不过考官的注意。举个例子,如果题目问的“怎么办”,而考生答题重点放在“为什么”“怎么看”上,那么就算是没有说到点子上。通常,当一个考官已经注意到考生在答非所问或者答非主问,那么就会考虑适当降低原有的评分预期。
三是说得太油或太硬。与前两个问题相比,这个问题是许多考生容易忽略的。观点正确了,结构合理了,回答也全面了,但成绩却出人意料的低,这时就应该反思,是不是表达方式本身出了问题。语言方面,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大量使用非主流的网络语言,这类语言会给考官造成油滑轻佻的负面影响,进而会使考官怀疑考生的职业潜质。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大量使用“肯定”“绝对”“一定”之类的词语。辩证思维是科学认识这个世界,解答各种问题的有力武器,非此即彼的语言表达会把考生置于一个非常不利的境地。
说不过别人,注定要在面试中吃亏。解决了这个问题,面试就没那么难了。我这里有四条建议送给大家。一是说慢一点。较慢的语速不仅可以快速摆脱应考时的紧张情绪,还有助于边想边说,有条理地回答题目,同时也能给考官呈现出一个沉稳冷静的形象。二是不要离问号太远。审题时就应该明确题目的重点,如果是“怎么办”的问题,就不要在“怎么看”“为什么”上浪费太多口舌,集中精力答好主要问题,不失为明智之举。三是说话也要有加粗显示。通常我们会在写作中注意到这一问题,段首第一句话是对整段内容的概括总结。这样做对作者和读者都有好处。在面试中,这个小技巧同样非常有用。四是使用主流语言。面试考的是职业可能性,不需要语不惊人死不休。主流和规范的语言,是每个考生需要做的基本功。大体要求观点不能偏激,语言不能奇葩,举止不可乖张。关于语言的规范使用,可以参考一下新华社公布的规范用词。这里不再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