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成功,证明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可以部分抵消对儒学“空疏无
用”的指摘。曾国藩一生功业都是在传统文化的支撑下完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是支撑曾国藩在观难困苦中奋力挣挫的精神动力。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反身而诚的认知传统又使他能够从前人,从他人,从自身,学到智慧和经验,应对复杂的世事,饶有余裕。至诚待天、忠恕对人的道德准则,使得他能为人磊落,不为低级趣味所纠缠,纳人细垢,成己大德,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降服人,吸纳人,使英雄为我所用,终成大业。
曾国藩身上的儒学精神,是有活力、有弹性、有容纳力的。和那些愚顽浅薄的官僚不同,他掌握了儒学的真精神。他说:“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2所以,在清朝士大夫中,他这个理学名家是第一个对洋人平等相待的人。他兴起洋务运动,开西学东渐之先河。。
曾国藩做官非常成功,他善于进退,一生出将入相,没有大的跌挫,在传统官
场上像他这样成功的并不多见。曾国藩事君至忠,事亲至孝。对于兄弟,互见肺,
毫无芥蒂。夫妻之间,相敬如宾,感情深挚。对于儿女,他既惹爱又严格,能够尊
重孩子人格,教育孩子总以鼓励为主,没有传统家长那种居高临下的不平等作风。
曾氏家族数代以来,直到今天,依然人才辈出,这和他树立的良好家风有着直接的
关系。所以,他被誉为“古今完人”“功比周公孔孟,名垂万世千秋”。
当然,曾国藩的一生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失败的。他是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
卫、补天的女娟。然而在垂暮之年,他猛然发现自己一生的奋斗,最后竟然如拔刀
研水,并不能丝毫影响水之东流。他以圣贤自期,然而他遵循圣人之道一丝不苟地
苦学苦修,却并没有达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的理想。他以一人之力,无法挽回传统社会积千百年形成的强大顾势。他没有
能採悟到拯教旧世界的真理,没能实现自己澄清天下造福万民,创造一个以儒家学说为指针的太平世界的理想。相反,他眼看着神州不断陆沉,自己却无能为力。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失败,而是整个腐朽政权的失败。不论如何,曾国藩用一生捍卫、守护了自己珍视的文化和信仰,他死在了补天填海的路上。
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人意志力的局限。他无望的努力在人类精神征途上,树起了一座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