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第三(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人无仁心,他如何能真Z实行礼?人无仁心,他怎么能真Z运用乐呢?”
体会:
本章主旨:仁是根本。
仁是儒家Z重要的道德范畴,是儒家思想体系的基石。孔子认为礼、乐都是形式,仁心才是根本。礼,如果不能让人养成仁心,也就没有实际意义。乐,如果不能涵养慈爱,也就没有实际价值。
仁与礼、乐的关系可以从教育角度看:仁是内心,是灵魂,是本质,是个人修养的目标,也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而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礼的实践承载着仁的追求,礼的规范体现了仁的价值;乐则用来熏陶人心,影响人的内心世界。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没有中xin思想,如礼何?文化对他有什么用?文化是靠每一个人自觉自发,自省自悟的,文化不是法律,不能由他人来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