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阅读感受:
自己在读这一章的时候,感觉作者说的很重要,也提出了一些方法,也给出了一些分类的原则,但是读完感觉脑袋空空,除了知道正式开始阅读前要记得对书进行分类,搞清楚他是什么书,别的记不起多少内容。在听了永澄的分享之后,意识到自己在阅读的时候并没有进行主动阅读,没有提出问题,也没有尝试去思考作者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没有一种一探究竟的思维存在。分享中永澄先用检视阅读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收获,搞清楚两件事,如何对一本书进行分类,作者的分类标准是怎样的。同时有用分析阅读的过程获得了一些问题与思考,逐项向我们进行讲解。从讲解内容我们收获很大。同时这种检视阅读、分析阅读方法使用过程的演示对我也是很有启发,分析阅读无处不在,一句话说的什么意思,与前面几页那个观点可以关联在一起,这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逐渐熟能生巧,并达到分析阅读的艺术水平。
问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阅读,主动思考的过程。作为一个好的读者,主动阅读的状态不能停留在行动上,还要在思维上跟得上。这一章还是在向我们讲解作为一个主动阅读的读者应该怎样去做,在分类的环节应该怎样去做,要做什么样的思考,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digman-日期2016-02-26-听一本书的分类分享感受
-
四个收获
- 1、检视阅读在具体一个章节中的应用过程,针对一个章节,做完检视阅读的读整体、读细节之后就能获得基础的信息,检视阅读方法应用场景无处不在。
- 2、理解了分类的过程以及分类标准使用方法,全面的体会到大脑做出一个分类都会做哪些动作,平时我们自动化完成的分类动作,再简单事务上面还要,能够应对。一旦面临较复杂的对象时就歇菜了。这就是我们常说学习时我也听懂了,真到考试时就是不会做,十分懊恼。这个现象就是没有将大脑自动化完成的步骤识别出来,并逐项加强,提高自己的技艺,让自己在这个方面可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对象,不是为了自己多牛,而是让自己在面对实际情况时做出正确的反应,赢得生活的挑战。
- 3、收获了作者对于书籍分类的标准,可以协助自己初步对一本书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建立自己的分类标准,以及各种分类的规则。
- 4、体验了一次如何做分析阅读的过程,分析阅读需要逐字逐句,逐段落来分析内容,不断联系前后文,还要关联自己已有的知识,让他们之间发生关系,这样才把书读成自己的一部分。也解决了我前面提到的问题,读完之后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没有很深刻的感觉,主要是自己做的主动阅读,主动思考还不够。
-
三个感悟
- 1、分析阅读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需要多次的重复,每次分析阅读要以自己的理解程度进行,不用太过于追求一次全部理解,只有这样你才能完成分析阅读,而不是一直停留在那里纠结一些内容自己理解还不够。
- 2、管理效果公式应用场景无处不在,在这一章中也有所体现。在解决一个问题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首先要对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是一个什么问题,分类的理念在此时产生作用,通过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属性,并为他们建立分类原则,就能不断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问题,随后我们依据对于问题的理解,寻找到的方法将会多种多样,而且都是简单有效的。分类的过程,也是我们逐步认清问题本身的过程,很好的思路。
- 3、学到的新技能,要立刻寻找机会去实践,去运用。刚刚学过的检视阅读基础四问在阅读每一个章节时都能用的上。而新学会得对一本书分类的方法,也能立刻应用到自己书籍的分类,以及问题的分类上面,在不断运用的过程中达到深刻理解知识的目的。
-
二个改变
- 1、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要寻找机会去运用它们,同时不断的与自己过往知识建立关联,达到对新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 2、使用分类过程流程图来指导自己练习如何对一本书进行有效分类,同时建立自己的图书分类规则。
一个行动
使用检视阅读的方法阅读下一章的内容。
其它想说的
听分享时,永澄对于作者的讲解风格不感冒,给了5分的评判。认为这样的书写结构不够直观,容易把人绕晕。对此,我有不同的想法。假如说作者直接说结论,读者看到了这个结论,也就知道了这个方法,能理解也就理解了,不理解后面还有其他的例子来印证,最终大家也都理解了。好像这样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前面几个章节中不断强掉阅读是以提升理解力为目的,那么就要考虑一下,作者这样的布局是怎样的思路。
我们如果在没有观察现象之前,直接学习一些知识,由于自己没有参照物,所以看到的知识就是知识,分享者说什么我们就认什么,这样虽然自己的理解力也能提高。但那是新的知识,大多数人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些知识背后的逻辑。读不同的书或不同的章节要以不同的速度来读。这个道理大家一看都理解,但是真正理解了没有?由于自己没体会,没印证,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这个知识。即便是我们有所行动,通过践行知识,理解了知识背后的逻辑。但那依然是别人告诉我们的知识,不是你自己体会总结出来的。所以我认为作者不厌其烦的解释一些内容,就是在先讲解一些例子来增加读者见识,与他们日常碰到的现象建立关联,增加读者的理解度,带着大家做了一番体会之后,再讲出自己的总结。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读者形成自己的思考结果,而且他观察的现象也相对完整,不是一些现象的只语片言。通过这样的过程学习,读者得到自己的思维结果,同时不太受作者思维的限制。
(最后一段写的糊里糊涂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还无法正确表达这其中的含义,也许我的理解是错误的。我得到这样的判断,是来自一个理念:当你学习很多知识的时候,你就需要学习这个知识关联的很多知识,才能实现有效的掌握他们,从而脱离这个知识的限制,提升自己的视野,开始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期待与大家进行沟通,欢迎多多留言,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