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公主不能挖鼻屎》的作者李卓颖又出了新的绘本,叫《溜达鸡》”。
“是吗?那肯定很有趣!我要立刻下单。”
两个绘本爱好者一起讨论最近新出的绘本,她们是宝妈,更是阅读的受益者。对绘本的热爱可以用发烧的程度来形容。
绘本来到中国大陆的时间仅仅十二三年的时间,但是对于乡村或者农村地区,很多父母还不认识绘本,连绘本的概念和本质都不了解。那如何在乡村或农村地区宣传绘本呢?
看完乔纳伯杰的《疯传》第一章节后,了解到人是有虚荣心的,在与人谈论的时候,总是省略掉一些细节性的问题,直接阐述结果,那么,在宣传绘本时,可以利用社交货币,让父母了解孩子看完绘本后的直观反映。
记得有次在幼儿园的时候,女儿的老师跟一位家长聊天,大致的内容是说女儿演讲能力强,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也特别强,主要是因为从小到大妈妈给她讲故事。
说实话,无意中听到被人这么夸奖,特别开心。心想:自己坚持多年的亲子阅读终于有“效果”了。
如果有人夸奖女儿的时候,那么我是不是可以把读绘本的结果直接给表明出来呢?答案是可以的,把读绘本的结果直接作为社交货币,成为谈资。
下面我们来模拟一下社交货币的场景:
“你女儿的表达能力很强啊,而且在学校的时候,上台演讲一点都不紧张,太棒了。”
“谢谢夸奖,其实也没什么,可能是我每晚给她讲故事,所以她也想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吧。”
“你怎么做到每晚都给她讲故事的?一般都讲什么故事呢?”
“我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绘本,这些绘本图画居多,字较少,但孩子都喜欢看,特别是生活习惯类的和公主类的绘本,她都特别喜欢。”
“那我也买几本试一下,你有什么推荐的吗?”
就这样,从孩子的能力提升问题过度到绘本推广,让父母认真的意识到了,读绘本能让孩子变得足够优秀,从而可以拿来“炫耀”的小谈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