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否认
定义:否认是大脑具有的、对现实状况不注意的一种方式。安娜·弗洛伊德描述了4种否认的类型:
(1)本质否定:是对现实的否定,即使有大量的证据证实其存在。
(2)行动上的否定:通过行为象征性地表达出:“那个令人厌恶的事实并非是真的。”
(3)幻想中的否定:坚持错误的信念来回避去面对那些令人感到恐怖的现实。
(4)言语上的否认:利用一些特殊的字眼,使自己相信现实的虚假性。
7、失区别(自体——客体融合)
定义:你变成了他人要你成为的那个样子以避免令你困扰的情绪出现,常见的是对丧失的恐惧。
8、分裂
定义:患有精神病或边缘型人格结构的人倾向于把一部分人看成是完全地怀有敌意,而另一部分人则完全地亲切可爱。这些分裂者通常认为某个特定的人要么是只有爱那么是只有敌意,而不能看到绝大多数人有可能同时具有可爱和可憎的品质。
9、泛灵论
**定义88:把人的属性赋予非人类实体上,以此来防止人类的沉沦。这种机制在成年精神病人中比较突出,在小孩子身上也常见,他们赋予植物、动物或者玩偶生命特征,与他们聊天、吵架等。
10、去生命化
定义:如果别人不把你看成是人,那么他们就不需要担心是否信任你。
这种机制在精神病和严重自恋性人格障碍患者中常见,在战争中也经常发生。
<<<正文完
《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