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杀猪饭
在俺们白云山区的农村,吃杀猪饭是最热闹、温馨的习俗,承载着满满的乡情与浓浓的年味 。
一进腊月十五六,村里就像被按了热闹开关,家家户户忙着杀年猪,处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不过,最热闹的当属吃杀猪饭。谁家杀完猪,若正赶上中午十二点左右,杀猪头子和帮忙的人便在谁家吃饭,这便是大家心心念念的杀猪饭。它主要用割取的头刀猪前膀子肉烹制,约七八斤,那肉鲜嫩又香。
杀好猪,院子里支起大铁锅,劈柴在锅底烧得噼里啪啦,大火熊熊,热气腾腾。头刀肉得用杀猪刀切成一寸大小的肉片,这叫喂刀。看着那一片片鲜嫩肉片,仿佛能听到它们即将变成美味的期待。切好的肉片入锅,与香葱、大蒜、生姜一同翻炒,再加上白菜、粉条、豆腐,满满一大锅,好似把所有幸福与温暖都汇聚起来。炒菜师父的锅铲像神奇魔法棒,在锅中上下翻飞,轻巧自如。不一会儿,香气四溢,惹得邻居们的大人和娃子们围在锅旁,眼睛直勾勾盯着锅里,嘴里念叨:“肉味真香!”瞧他们垂涎欲滴的模样,可爱又好笑。菜炒好,主人会热情地给娃子们每人夹一口香喷喷的肉块,娃子们吃了肉,像得了珍贵礼物,高高兴兴跑出院外,很快没了踪影 。
杀猪头子在吃杀猪饭前,有一套庄重的祭刀仪式。先用朱砂水轻轻抹刀净刀,仿佛为刀净化,使其更神圣。接着用酒喷刀,杀几头猪就喷几口酒祭刀,酒的香气弥漫,增添几分神秘气息。再用树叶子把刀擦净,放在厨房正西方,摆上放有三个馒头的盘子,点燃三炷香,杀猪头子虔诚烧纸跪拜,嘴里念念有词地祷告,这叫拜刀。那一声声祷告,饱含着对祖先的敬意和对来年的美好期盼。
杀猪饭做好后盛在大盆里端上桌,杀猪头子郑重地坐在饭桌前东家的正位,仿佛守护欢乐盛宴,震慑杀猪这看似凶煞之事。待大家坐好,杀猪头子先从盆中夹一块肉绕桌转三圈,然后轻轻丢在桌下;接着斟满一盅酒举过头顶,连举三下后把酒在地上撒成弧线,这叫敬天地。之后大声喊:“开——席!”这时,大家纷纷拿起筷子和馒头,就着热气腾腾的菜,大口吃肉、喝酒,欢声笑语充满屋子。
吃杀猪饭时,一桌通常有七八人,也有十多人,看帮忙的人多少。还有些看热闹的人不愿走,吃杀猪饭时不上桌,自己盛碗菜,或蹲或坐在墙角大口吃起来,这叫蹭杀猪饭。他们说是帮忙,其实是想沾沾喜庆、讨个吉利。主家不会介意,还会热情招待,大家都图个邻里和睦,这浓浓的乡情让人心里暖乎乎的。
杀猪饭最大特色是肉菜里要有“三红”:红萝卜、红辣椒、红枣,代表主家日子越过越红火。吃饭时,大家推杯换盏,争着夹“三红”,都希望沾沾喜庆,让自家日子也红红火火,场面热闹非凡。
吃罢杀猪饭,剩下的肉菜不浪费,要找棵大树埋在树根下,这叫喂树。再取块红布围在树干上,这叫祭拜神树。做完这些,杀猪饭才算真正结束。
临走前,杀猪头子会把整扇猪肉分成小块,只有吃了杀猪饭才这么做,这是在告诉村民今天杀猪结束,别再请了。杀猪头子出门时,主人会热情地提着用红绳捆起的两个猪蹄或一副下水,还有个红包塞给他。两人你推我让,红包里虽只有五毛或一块钱,但饱含主家美意。杀猪头子最后收下心意,满心欢喜而归。
我和媳妇每年过年都会提前回去,媳妇常年在外,对家乡的思念如浓浓的炊烟,越来越浓。家里年年养两头大肥猪,每年都杀猪,就为图个热闹,更想吃一碗家乡的杀猪饭。每次吃着那香喷喷的杀猪饭,仿佛能从饭里品出浓浓的年味,品出深深的乡愁。那是对家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这种味道,无论走到哪里,都深深印在我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