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包括该书的第八课:挑战长小说。
长篇小说三要素: 开头二十页、塑造3-5个“强”角色、至少两次高潮。
1、开头二十页:这是吸引读者是否继续读下去的关键。
2、塑造3-5个“强”角色:主角威风八面的小说是不受读者欣赏的。应当至少男主角、女主角、反派三个强的角色。只有鲜明的、深刻的、扎实的角色才能推动情节发展。
3、至少两次高潮:这里涉及到起承转合中的承、转。
小说中承、转占到三分之二的篇幅,也是作者最容易疲软的地方。怎么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呢?
a)开篇提出的谜题可以在成、转的过程中解开,然后提出新谜题。即双重或多重结构,构建两次或多次高潮。新提出的谜题不一定与核心情节有关,可以随时布置小的谜题,随时解开。
总之,不能让读者冷静下来。要一直拉着读者深深潜入海底,一旦读者浮上来,就不会继续读下去了。
b)另外,即使在写道承、转时卡克,也不要暂时放下这部分转而去写结尾。一定要继续写下去,想办法生出新事端、出人意料的事、麻烦、敌人。原先预设好的结尾也许会由于意外出现而偏离,没关系,只要新的结尾比原来的好,不必害怕偏离。
如何产生新的谜题:要知道,没有出场的小说人物也是在活动的,他们有自己的性格、目标,这就是制造新谜题的契机。
作者的身份:
作者是施虐者,读者是受虐者。
作者一定要让主人公经历残酷的事情,最后成长变化,读者才会爽。
作者要有服务意识,小说是服务于读者情绪的。
长篇的优点:通过长篇小说了解到不同的知识和信息。
这是长篇小说的优点,好好利用。
例如有专业知识的小说:律师、官场、餐饮等。科幻类小说就要多利用科学类知识。
解析长篇小说:
拿一个自己最喜欢的长篇小说,将其十等分→写出每一份的情节梗概→观察每部分的信息,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得出作者写各部分的目的。
解析长篇小说,对作者自己最有利。
PS1:
要在不做说明的情况下,让主人公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PS2:
避免浅薄描写的杀手锏:天、地、人、动、植;声音、光线、气味、颜色等。
天:天气,气候。如雷雨,阴雨,晴朗。
地:地理位置、地形、位置的变化。
人:各个年龄、各个阶层。
动:动物,通过动物反应心情,或者解除尴尬的气氛。
植:花草树木等。
PS3:
情节与角色是不分先后的,时刻联系的。
在谜题、事件、故事核心的基础上,再确定角色身上发生的事。即,先设计故事大体框架,再套用在自己的“剧团”中角色上,根据这些足够深刻鲜活的角色,按照大体框架自行发展。
但是,如果先想到的是好的角色,就要构思情节,如何让该角色最大限度大展身手。
PS4:
主人公周围的角色好似“反光板”,从各个角度能够反映主角。否则配角就没有意思了。
注意,不要塑造如同笔直的隧道一样,一眼就能看到头的角色。
PS5:
作家的状态:
a)小说家靠自己维持情绪张力。写作时,犹如潜入海底。如果被打扰而必须快速浮出水面,再潜下去就会兴致全无。因此要找到维持自己情绪不变的方法。
b)写作应当是快乐的、享受的。只有在这种状态下,能够写出足够“强”的情节和对话。
c)作家要将房间所有的角落都查遍,再没有可以挖掘的了,下一扇门才会打开。全力以赴。
PS6:
准备标题手册。前面说过,短篇的标题尽量简单,因此重复了也没关系。但是长篇的标题要尽量与众不同,即使自造词、奇怪一些、俗一些也没关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