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2

2018年11月2日——《儿童的行为》

园长黄琳老师


《儿童的行为》

开场:《捉泥鳅》双人双手、捉人游戏

        《捕大鱼》双人单手

行为:人在各种内外部的刺激下产生的各种活动。

2岁前幼儿的行为表现

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今天需要了解的重点。

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没有错的内在心理需求。

行为有错,人没有错,情感没有错。

没有问题孩子,只有孩子的问题行为。

行为的目的

偏差行为——

偏差行为的目的

如何处理偏差行为?

1、感觉——

满足的感受:兴奋、高兴、快乐、愉快……

没有得到满足的感受:害怕、恐惧、担心……

感觉是对于偏差行为作出的第一环

2、行动——

3、得到的回应——

家长对于偏差行为所做出的回馈一


每个人都需要关注,但过度关注并不是对孩子鼓励


家长对于偏差行为所做出的回馈二


权力并不什么坏东西。我们可以建设性的使用权力,而不是破坏性的使用它。

有效陪伴的时间不需要太久:30分钟


家长对于偏差行为所做出的回馈三


孩子会以寻求报复来掩盖受到伤害的感觉


家长对于偏差行为所做出的回馈四


孩子不是能力不足。但是在他们放弃这种错误观念之前,他们会继续表现的无能为力。

小步前进:将事情细分到简单的基本步骤。

放弃对孩子的任何完美主义期待。

不要放弃孩子:家长努力了一半甚至更多的时候放弃,还不如当初一点不做。我们能做的就是再坚持一下!

目的揭示法——

一定要在双方平静下来的时候再进行这个策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面对问题时,无人支持,无人包容的感受。

亲情是天生的,爱是需要学习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