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篇第1-2章
15.1 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原句译文
15.1 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排兵布阵的方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他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15.2 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从的人都饿病了,躺着不能起来。子路生气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窘没有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窘时还能固守正道,小人一困就会胡作非为。”
思考🤔
你认为“说软话、办硬事”是一种好的工作方式吗?
🦊《论语》我还没有完整的学完一遍,从我学习过的知识感觉,孔子对统治者的态度是点到为止,不去过多的说服、辩解、劝谏,就像精华解读里说的那样,孟子是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而孔子说“文质彬彬”的君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想礼乐兴邦,你想武力扩张,最后孔子选择默默离开。
孔子也主张“君子和而不同”,我想这是对朋友,比如孔子和他的发小原壤。是小众范围内的不同。大家有知道共同的愿景,在这个共同愿景下求同存异。大愿景都不同,只能各自为梦想而奋斗了。
但是对君主,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像“陈成子弑简公”,孔子做了一个人臣的本分,“不敢不告也”,但是当权者具体怎么做,由当权者决定。
🦊王尔德说:我们都在阴沟里,但有人仍仰望星空。
在生存受到威胁时,我们仍能坚守自己的节操、梦想、底线。
我们没人喜欢贫穷,所以没有必要“固守”。话说回来,现在的穷人也会比过去的穷人条件好的多吧。
我见过有的人,“我就穷啊,你能把我咋滴”。经济条件有限,和咱做人做事没关系啊。要不能“穷”成流氓,“穷”成无赖啊。
我又想到,“我是小山沟来的,没办法,我啥也不懂啊”。这和道德绑架,有的一拼吧。为自己的无理找各种借口吧。
君子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也”,穷则独善其身。苦中寻乐,仰望星空,不忘梦想。